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我院动态

聚焦全球气候挑战,共谋滨海发展蓝图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作与滨海实践”主题研讨会在盐城举办

2025-09-25 12:51:00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9月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金华等出席论坛。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华阳黄海研究中心和中国南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特色活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作与滨海实践”于当日下午亦在盐城市同步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100余人齐聚盐城。与会专家以全球气候治理为议题,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治理新模式,旨在推动全球滨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800 924-开幕式-会场全景1-2.jpg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滨海湿地地区如何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80001.jpg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湿地的退化速度是森林消失速度的三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他强调,坚定采取协同协作的集体行动,坚持区域与国际合作,以合作引领制度创新,在守护好全球生态环境的同时,扎实推进滨海地区的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80002.jpg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主旨演讲中深刻阐述了气候治理与海洋力量的全球性与复杂性。他指出,当前全球海洋变暖速度加快,作为重要“全球蓝色碳汇”的滨海湿地面临巨大压力,但海洋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方面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他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海洋将世界各国紧密相连,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整合资源与经验,汇聚全球智慧,共同为气候治理与海洋保护事业注入新动能。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他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并期待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滨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盐城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连春在欢迎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盐城的生态实践。他指出,近年来,盐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包括互花米草治理在内的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其成功经验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展现了盐城在生态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他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印度金德尔大学全球法学院法学教授、加拿大国际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尼·乔治·普图彻里尔,河海大学校长、教授郑金海,清华大学生态学教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光辉,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王宇星围绕“滨海蓝碳”、滨海生态修复、相关法律制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其中,托尼·乔治·普图彻里尔,从法律角度切入,提出了塑造具有韧性的海岸,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岸一体化应如何制定法律议程;郑金海基于滨海海岸不同地质变化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套高精度高效率的水沙植被耦合数学模型这一创新技术;林光辉深入阐述了“滨海蓝碳”在海洋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潜力。


专题研讨环节,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光程,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研究院生态与民族生物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苏雅迪,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洋生态修复处处长吴玲玲,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理事长韩寒,天合光能董事长特别助理杨晓忠,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李浩帅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海岸带城市建设、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创新技术的本土化实践等内容展开了深度探讨。 


80003.jpg


吴士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滨海视角的智慧与方案,强化了通过全球协作应对共同挑战的共识,为未来滨海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和实施路径。


在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智慧碰撞与经验分享中,特色研讨活动圆满落幕。作为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环节,此次研讨为海内外气候、海洋及自然生态方面的专家和实践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凝聚了智慧、达成了诸多共识,为全球滨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80004.jpg


会议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华阳黄海研究中心理事长徐晓东全程主持。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奚劲松出席会议活动。


论坛前夕,吴士存等还陪同刘振民特使在盐城市滨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大丰区委书记李志军、区长戴勇会见了刘振民、吴士存一行。


80005.jpg


会议期间,吴士存还就盐城市如何发挥滨海枢纽城市节点作用、推动形成“绿色行动联盟”、深化“生态优先”理念、发展蓝色经济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中国自然资源报和盐阜大众报等媒体的联合采访。


80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