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社评:重启合作,中欧需要“尽快行动起来”

2023-02-18 07:54:39       来源:环球时报

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先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外长科隆纳、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等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接下来,他还将访问匈牙利、俄罗斯,并应邀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王毅此访释放了“重启”的积极信号,并得到了积极回应。马克龙总统表示,与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时机已经到来,科隆纳外长则说,要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欧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失去了很多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俄乌冲突的爆发。人们遗憾地看到,交流不畅导致了欧洲一些人对中国产生了不少误解甚至误判,中欧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逆风。但中欧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矛盾,除了涉及各自核心利益的问题外,也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在全球治理等诸多问题上,双方更要发挥出中欧携手本应产生的力量,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事实证明,中欧之间的共同语言、共同利益、共同立场是广泛的。马克龙再次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集团对抗,避免世界分裂。这个战略立场在欧洲具有代表性,与中国高度契合。期待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愿意与中国交流沟通,仍然是欧洲的主流对华态度。我们可从王毅在欧洲受到的热情欢迎看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中欧关系从来就不是中美关系的附庸,虽然华盛顿一直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上世纪60年代,戴高乐将军向中国送来希望建交的亲笔信时,美国还在忙着围堵中国。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外溢效应不可避免地对中欧关系形成干扰,但同时也让中欧关系独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两支全球性力量,中欧关系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动力,中国历来从战略层面看待处理中欧关系,希望欧洲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国人理解欧洲现在面临的难处。绿色数字转型和俄乌冲突是当前困扰欧洲的两大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欧洲明显看出华盛顿不是帮忙是拆台,是在牺牲欧洲的安全和利益自肥。就在中方代表团此次行前,美国一些舆论宣称,这次访问不会是一次“和解”,因为“欧洲没有这般心情”。这与其说是美国舆论的一种判断,不如说反映了他们偏狭的愿望:他们最希望中欧关系搞坏,最不愿看到中欧关系走近。因此,他们也难以理解并把握中欧关系的主流。


重启并加强沟通对话,常常预示着一个好的开端,过去的很多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在王毅访欧期间,法国已经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欧盟也将在月内解除检测要求,这被外界视为一个良好的信号。此外,被冻结的中欧投资协定同样有必要实现“破冰”,这份着眼于互利共赢的协定历经7年艰苦谈判,那些努力不应被轻易束之高阁。在欧洲高度关切的俄乌问题上,中欧有着停火止战、劝和促谈的共同目标,如何探索一条真正有利于各方的政治解决之道,中方同样愿意做出政治外交努力。


中欧需要一边重启合作,一边往前走。正如王毅所言,要“尽快行动起来”。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中欧打交道不是一年半载了,我们相信,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洲不会在战略上犯糊涂,把本是战略伙伴的中国推向对立面。未来的中欧关系这艘大船难免会经历颠簸和不确定性,但它应该驶向更好的远方。这也是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的中欧应有的抱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