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外媒称中美军机“空中交规”可防擦枪走火

2015-10-01 00:26:57       来源:参考消息网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9月29日刊登题为《“习奥会”达成里程碑式协议以减少危险的军事相遇》一文,作者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洲问题高级顾问葛来仪。

文章称,有关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的媒体报道主要是围绕网络犯罪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合作进行的。但是,对美中关系和亚洲安全事务感兴趣的观察人士同样应该注意到一项几乎无人关注的协议,那就是双方完成了关于空中相遇安全和危机沟通的新增附件。

文章称,这项成果是基于双方于2014年11月签署的关于“两个互信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的。这凸显出,美国和中国致力于降低可能会损害整体关系的意外军事事件发生的风险。

文章称,就恰当行为达成协议——旨在确保美中两国军事力量在近距离相遇时能够安全行进——是一座里程碑。

最近签署的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新增“空中相遇”附件明确了防止美中两国军机发生碰撞的规则。2001年,一架中国飞机和一架美国侦察机曾发生碰撞。此后的不安全拦截行为继续发生,不过它们的发生频率在过去一年里降低了。最近一起遭遇发生在今年9月15日,当时一架中国战机对一架美国侦察机进行拦截,两机距离不足50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本网注)。2014年发生了多起近距离拦截事件。在最危险的一次事件中,一架中国军机与一架美国海军P-8巡逻机之间的距离不足30英尺。五角大楼一位发言人形容中国军机的行为是“非常接近、非常危险的”。据说那架中国军机曾在美国飞机的上方、下方和侧面飞行,并且一度为展示武器作出筒滚动作。

文章认为,新增“空中相遇”附件涉及的行为准则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及《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该附件在为不同国家的军机明确接触规则方面实现了突破。

为防止意外发生,双方一致认为飞行器操作者应当为飞行安全进行积极沟通。其中包括表明身份和飞机机动意图。飞行员将用英语交流、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并在出现空中险情时使用国际公认的无线电频率。

此外,协议还提出了慎重的飞行员应当避免的某些行为,包括有损于对方军机安全飞行能力的行为、以不可控制的接近速度抵近对方军机的行为,以及干扰对方军机在对方军舰上起降的行为等。

文章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拦截发生时各飞机责任进行界定的章节。根据协议,拦截方的机长应当保持安全距离,被拦截方的飞行员应当避免采取鲁莽举动。条款中没有明确界定安全距离是多少,而是说安全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虽然说这是合理的,但千钧一发时作出的决定取决于中国战机飞行员是否谨慎,而他们通常经验不足。

文章称,协议中缺少的一项内容是紧急降落权方面的条款。或许就此达成共同立场是不可能的,尽管2001年撞机事件已过去10多年。此外,条款中还包括“如果任务允许”这样的字眼,这说明在有些情况下,任何一方都可以拒绝履行协议中的行为规定。比如,一架经过东海中国防空识别区、旨在彰显国际空域自由航行和通行权的美国轰炸机将可能不与中国空军的一架拦截飞机进行沟通。

文章认为,对美中军事关系而言,已签署的安全行为准则备忘录并非万灵丹。

文章称,尽管如此,如果双方能严格履行这一建立互信举措,那么就能降低越来越近距离接触的美国和中国军队之间发生事故的风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28日报道,尽管很多分歧和问题摆在前面,但作为世界上政治和经济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比任何国家间的关系都要重要。

文章称,由于中美的经济、内政和外交都将影响全球市场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而中美关系是当前最令人关注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虽仍有难以达成共识的多个棘手议题,但北京和华盛顿均坦言认识到这些难题和危险,要尽最大努力避免这些危险成为现实,因此不断透过互动过程,不让两国关系向一个失控的方向发展,并致力消除两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