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仲裁案》出版
2016-04-08 08:58:43 来源:中新社
记者七日获悉,由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多位知名学者所撰写的《中菲南海仲裁案》一书,近日由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该书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有关南海仲裁案的法理正当性。
中外学者共同撰写
本书由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和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法学教授邹克渊共同主编,收录的文章旨在论述涉及南海仲裁案的相关问题。本书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南海争端的起源和发展,仲裁案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的关系,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如U形线、岩礁和低潮高地的法律地位),以及仲裁案对于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共和国外交部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称,菲律宾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八十七条和附件七的规定,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的争端递交仲裁声明,提起强制仲裁。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中方这一立场使得某些程序规则的适用具有了可能性。根据《公约》附件七第九条的规定,如争端一方缺席或不对案件进行辩护,应不妨碍程序的进行,仲裁法庭在作出裁抉前,必须不但查明对该争端确有管辖权,而且查明所提要求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均确有根据。在此阶段,仲裁法庭必须充分考虑到中方立场。
助厘清国际法问题
《中菲南海仲裁案》的出版,有助于厘清与南海仲裁案相关的诸多国际法问题,也为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各国学者搭建了宝贵的学术平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法理正当性。
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逻素早前就即将出炉的南海仲裁案结果提出了三点看法;他首先呼吁中国接受仲裁结果,称即使中国声明拒绝仲裁,国际法院作出的仲裁结果对中国与菲律宾在内都具“约束力”;其次,仲裁结果将大为缩小争议水域的范围,不只是对中、菲,“预计其他声索方间的争议范围也会减小”;最后,希望中方将仲裁结果视为减少紧张局势的转折点。
中国在南海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中国有充分的历史以及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