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奥巴马缘何押注印度?

2015-01-27 08:48:22       来源:FT中文网

所有金砖国家(Brics)的经济都在放缓,只有印度是一个明显的例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印度经济增速将在明年超过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这将是自中国“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首次。上周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成为首位两次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以及首位作为主宾出席印度“共和国日”庆典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押注印度没什么坏处,长期而言还有很大好处。新德里和华盛顿能否友好相处,将影响美国适应多极世界的能力。奥巴马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关系融洽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从许多方面来说,莫迪的政治观点与奥巴马相左。

话虽如此,如果奥巴马能够在印度签署去年11月他在中国达成的那种协议,那将令人感到意外。奥巴马和习近平达成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让死气沉沉的国际谈判恢复了生机。印度的立场将对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峰会的结果至关重要。激发莫迪在减排方面有所作为的热情,是奥巴马欣然接受其邀请(并确保自己的年度国情咨文不与印度“共和国日”撞车)的一个原因。很难想象奥巴马会在美国的传统盟友身上如此煞费苦心,无论是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以色列还是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英国。他也不应如此。印度崛起是当今时代的地缘政治事实。它的崛起方式对世界的未来非常关键。

应对这一局面需要美国政治家往往欠缺的那种耐心。印度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与该国在美国受关注度程度之间,似乎存在反比关系。奥巴马上周对国会的演讲中甚至没有提及印度。然而他两次访问印度的时机颇能说明问题。奥巴马首次访印是在其首次中期选举“一败涂地”之后不久的2010年11月。这次访问发生在他第二次中期选举惨败之后。似乎奥巴马在更大的舞台上寻求打开局面。在美国国会沉迷于党派伎俩之际,奥巴马举目远眺,观察着风云变幻的世界。

那么他的印度之行将会取得什么成果?可惜,在泰姬陵(Taj Mahal)与夫人米歇尔合影的安排被取消了——奥巴马不得不缩短行程以便出席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King Abdullah)的葬礼。严肃的答案是,这将很难衡量。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军事盟友。尽管新德里对奉行扩张主义的中国感到担忧,但莫迪去年铺上红地毯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还招待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的来访,并拒绝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对俄罗斯插手乌克兰事务的谴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是莫迪最好的朋友。奥巴马是莫迪最新的朋友。印度正在对冲所有押注。美国人往往以一种摩尼教的心态看待世界——你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就是反对我们。与印度打交道不能这样。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不希望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世界。它们的崛起标志着欧洲(后来是美国)那种普世热情的时代结束。奥巴马出生于太平洋地区,幼年在印尼生活过,是唯一能够理解这一点的美国总统。

作为吵吵嚷嚷的民主政体,美国和印度就全球协议而言是两个无赖国家。两国在批准本国外交官同意的协议方面都不值得信任。它们都有先敲定协议、但立法机关拒绝批准这些协议的记录。相比之下,中国在信守协议方面的记录相当好。印度屡次在其他人认为其已经同意的贸易事项上反悔。它还在气候承诺上反悔——去年莫迪推翻了印度已签署同意的巴厘协议。美国也没什么两样。国会山充斥着被其否决的协议——包括关于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同样,奥巴马在性情上善于忍受这一点。很少有美国总统在说服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信自己代表华盛顿方面有那么大困难。今年3月,内塔尼亚胡将在对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的演说中努力贬低奥巴马与伊朗的核谈判。还有什么国家受得了这种事? 

具体而言,奥巴马访问印度有3个方面的考虑。除了弥合美印民用核协议上的分歧(相关问题似乎在奥巴马抵达印度之前就已解决)以外,他还需要印度的配合以确保巴黎气候变化谈判的成功。莫迪希望将印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增加4倍,而美国在这方面能够给予帮助。但莫迪还想让印度煤炭产量翻番,这就不利于减排努力。奥巴马也表现出同样的认知矛盾。上周,他敦促美国加大努力对抗全球变暖问题,但同时他还夸耀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如果美国和印度无法取得共识,就别指望全球达成有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其次,奥巴马希望从印度的经济增长中分一杯羹。中国很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一代人期间那种两位数增长了。印度应该能够接替中国,而美国的技术可以帮助它。莫迪知道这一点。

第三,奥巴马需要一个强大的印度来对冲日益崛起的中国。出于同样的原因,印度也需要美国。两位领导人都不会公开谈论这一点。但在奥巴马周一在阅兵仪式上观看印度核导弹之际,其中的象征意义将不言而喻。美国曾经竭力想要打消印度的核武野心,但现在,当印度的车载核导弹隆隆驶过时,奥巴马就在看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