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骏:从亚投行看美中“权力转移”
2015-03-26 08:55:34 来源:联合早报网
从去年7月金砖国家签署成立的“新开发银行”(亦称金砖银行),到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期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到11月成立的“丝路基金”,其共同点是由中国主导且不包括美国。美国桥港大学(University of Bridgeport)东亚与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卫纯娟教授认为,这根本是毛泽东当年的“另起炉灶策略”。然就近年来美、中两强竞争的发展而言,相当程度印证了国际关系上的“权力转移”理论。
所谓“权力转移”系由奥根斯基(A.F.K. Organski)于1958年在其所着《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一书中首次提出,1980年他和古格勒(Jacek Kugler)合着的《战争总账》(War Ledger)一书,才算是该理论之完整建构。1996年由古格勒主编之《均势与战争》(Parity and War)明白指出,中国因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逐渐具备对国际现况表达不满的实力,最终将成为美国霸权的挑战者。千禧年出版的《权力转移: 二十一世纪的战略》(Power Transitio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一书更指出:“只要中国大陆继续对其在国际局势中所担任的角色不满,将是美国唯一潜在的挑战者。”
“权力转移”理论认为,综合国力构成的要素有三:人口、经济生产力和政治能量,每一个因素对权力有不同的影响。人口数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成长的改变相对较迅速,对国力的影响是中期的,而政治能量则可在短时间内因高度运作而提升。在权力转移过程中,国与国之间会出现相互竞争的情势,通常主导国际体系的强权企图维持现状,而崛起的强权则因对现况有所不满,会设法改变现状。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吴玉山教授认为:“权力转移理论是完全适应着中国大陆追赶美国的国际现状,此一高度适用性使这个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无论如何,权力转移理论都还是最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以下从“权力转移”观点并以亚投行为例,探讨美、中关系。
奥根斯基在《世界政治》指出:“当某一国家被认定可能发展为强权时,别的国家会逐渐与之示好、靠拢,以便该国一旦成为强权后,不致被其列为敌对之目标。”去年10月,21个亚洲国家签署筹组亚投行备忘录,次月即有四个国家加入,包括纽西兰。今年则有八个国家宣布申请加入,英、法、德、义大利等欧洲国家所以迫不及待地表态,实乃不愿在3月底创始会员国申请截止前,失去向中国示好、靠拢的机会。
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资本规模达500亿美元,最终可能会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形成竞争,奥巴马政府对英国决定成为“亚投行”创始国表示愤怒,一名高级官员甚至指责英国对中国“不断迁就”(constant accommodation)。但《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大卫·皮林 (David Pilling)反问:“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打交道的最佳方法如果不是‘不断迁就’,那会是什么?……美国(也许)会说,必须劝服中国加入既有国际秩序,该秩序下的规则和规范已很好地为亚洲服务了70年。问题在于,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则和规范都是按照美国意思制定的。”以世界银行为例,尽管中国产出占全球总量的份额已达16%,但中国在世行仅拥有3.8%的表决权。中国能不“另起炉灶”吗?
“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国力要素中的人口和政治能量受外界影响甚小,而经济发展又以“内生成长”为主,因此并不重视国际政治上的“结盟”,但金武桑(Woosang Kim)针对“结盟”提出修正。不同的经济成长,导致全球或区域的主要国家间权力分配的变化,借由工业化、政治现代化、科技发展产生的内部成长,导致主要国家间相对能力的变化。由于国内政经结盟的转变,会导致国家利益及对国际现状的变化,权力的再分配和利益的再定义,则提供快速成长国家挑战现状的机会。他的研究有三项结论:挑战者的不满意、对手国间的权力分配和结盟的程度,都会提高冲突的可能性;结盟可提升国家权力,故可减轻或加剧战争的风险;透过技巧的结盟或解盟策略,战争的危机可获得管理。
对于美国抵制亚投行的成立,“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认为:“美国敦促中国行使与其不断增强的实力相一致的领导力,为支援全球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但当中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时,美国却试图阻止,这是短视和虚伪的。”
中国大陆学者阎学通2012年曾表示:“我们就得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得放弃不结盟政策,因为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他一定要结盟,也就是说他一定要争取让自己有更多的国际关系水准上最好的友好关系,没有比同盟更好的友好关系,如果不放弃这个不结盟政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拥有最友好的关系。”亚投行得以顺利成立,显示中国结盟策略的成功。
顶着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光环,中国在3月26日到29日的博鳌论坛揭开“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序幕之后,应可昂首阔步展开“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
作者是台湾致理技术学院 国贸系教授兼拉美经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