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自贸港怎么建?郑永年眼中的"新加坡经验"

2018-06-27 09:20:47       来源:海南日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加坡是世界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又与海南同为岛屿经济体,在自然环境、发展条件等方面十分相似。当前,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新加坡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应省外事侨务办公室邀请,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6月25日在海口作了“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对海南的启示”专题辅导报告,当天报告结束后接受了本报专访。


  郑永年,这位曾多次到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活动的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海南发展。在他的视角里,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优势何在,前景如何?


  谈定位 国家战略 国际平台


  上个月,一位受邀从北京来海南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讲座的专家,在强调外界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高度关注时,分享了一个在清华大学内举行的一场交流活动的故事。那场交流活动的主题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当天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站着参与活动,到场的不少人热情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探求参与建设的方式。


  郑永年此次来琼,多次强调的,与这位专家不谋而合。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国家战略,要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大的国际平台。这个平台,不单单是海南的经济发展平台,更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平台。”郑永年说。


  国家需要这个平台做什么?郑永年认为,站在这一高度去思考如何布局、如何建设的问题,对于建设好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很重要。


  郑永年回答这一问题时提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他看来,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国际优质资本。要吸纳国际优质资本,需要构建大的经济平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平台。


  “不光吸引国际资本,还要着力吸引外国技术。”郑永年说。


  海南靠什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家缘何挑中海南?“从全国来看,海南经济体量不大,这既显发展不足,也属后发优势。”郑永年说,中国开放发展不缺政策,但缺政策的深度和力度。在经济体量不大的海南,可以实施更大力度的政策。同时,海南要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既要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也要在世界自由贸易港发展大潮中找准定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想明白要发展什么,有自己独特的定位。”郑永年说,海南可以广泛学习新加坡、迪拜等地自由贸易港以及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经验,加快发展。同时要注重特色发展,形成比较优势。


  “目前,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都在寻求优势突破。”郑永年说,与新加坡相比,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贸易等可得到发展。


  谈路径 开放发展 做实产业


  说起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大家会想到其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等地位,但郑永年抛出的问题值得深思:新加坡早期的经济体量不大,何以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


  探寻这一答案时会发现,郑永年对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发展原因的分析中,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正确的功能定位、强大的政策支持、有力的人才保障等元素,涉及一系列制度创新。比如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关税政策,以保持自由贸易港的活力;简化通关程序,使货物在新加坡境内自由转移或出口;自由贸易港内的金融自由化水平较高等。


  自由贸易港发展离不开产业。郑永年提醒记者注意这一个事实:“大概每10年,新加坡就要进行一次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直到今天。”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金融服务业得到加快发展,科技在新加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磁盘驱动生产国和第五大半导体生产国。此外,新加坡还是软件业的“总部经济”所在地,吸引了全球众多顶尖软件和服务公司。


  从一个小经济体发展到国际经济平台,这为海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郑永年认为,海南要不断扩大开放,加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仅要加大与国内省份的经济往来,更要成为与周边国家重要的经济互动平台。


  “海南经济体量不大,资源、腹地等条件比新加坡好,借助开放发展,成为国际平台的潜力无限。”郑永年说,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从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成果来之不易。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郑永年提出,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涉及法治、产业、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他建议海南在做细发展规划后,可以争取“一篮子”政策,大干一场。


  “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没有好的顶层设计就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和行动纲要,没有解放的思想和强大的执行主体,就看不到好成果。”郑永年说,海南要通过调研、借助专业咨询队伍力量等,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要面向未来,系统谋划和推进更长时间的发展。“这要求海南对干部队伍考核体制进行改革,不以半年、一年的成绩来考核干部。”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要有服务对象,要积极推动产业发展。”郑永年认为,海南可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


  郑永年提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可借鉴“新加坡+台湾”的发展经验,学习新加坡积极发展环境友好的制药业、高科技、信息技术等产业,借鉴台湾高效农业发展。比如生态农业怎么发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怎么建、高附加值产业怎么融合发展、能否建设亚洲最大的热带动物园等,这些都需要以创新理念推进。


  “海南发展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郑永年说,海南现代服务业需要开放。当前,海南已出台政策积极促进总部经济发展。郑永年特别提到,早期的新加坡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依靠“鼓励外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这一举措,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国际人才进入新加坡。


  谈突破 资本和技术跟着人才走


  新加坡是一个“请进来”的典型,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绝大部分产业、资源都是引进来的。如果一定要给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成功找一个主要因素的话,郑永年脱口而出:“靠人才!”


  “以前人才跟资本走,现在资本跟着人才走。新加坡政府的‘伯乐相马’精神值得海南学习。”郑永年说,新加坡面积不大,资源优势不明显,产业优势不明显,却在“请人才”方面下足了功夫,靠不断升级的产业、日益完善且贴心的社会服务吸引并留住了各类人才。


  郑永年清楚地记得,1996年的新加坡还没有医药产业,但从1997年至今,新加坡的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领先。“为了发展医药产业,新加坡引进了一位很重要的人才,在这位人才的引领下,新加坡医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一个占地面积并不大的纬壹科技城汇聚了全球医药领域2000多个专家,成为世界重要的医药产业中心。”郑永年感触很深,他认为,资本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一个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相当于引进一个队伍。


  “即便是引进的产业,也要抓住产业发展机遇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不断根据产业需求引进不同行业人才。”郑永年说,新加坡大概每10年就会进行一次产业升级,不断升级的产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人才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舞台。


  郑永年总结道,人才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合海南发展需求的人才都值得引进,不必“唯学历论”。“我有一点建议,想要引进人才,海南要找准产业发展需求,可邀请国际先进的产业咨询团队,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想清楚人才引进以后能干什么,再依靠全面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留住人才。”他说。


  全世界都在争取优秀人才。从企业角度来说,优越的综合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完善的医疗、教育、娱乐、养老等服务非常重要。“尤其是顶尖的国际性人才,他们不止是人才,背后聚集的是国际资本。对这类人才,政府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去邀请,带动海南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当然这类人才也更看重社会生活环境。”郑永年说。


  当前,海南正积极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郑永年认为打造一群独具慧眼的“伯乐”尤为重要,设立专业人才引进机构,以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来选择引进人才,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在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本地人才。”郑永年说,“百年树人”,我们要善于引进“师傅”级的优秀人才,再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培养本地人才,多措并举缩短人才培养时间。


  针对本地人才的培养,郑永年特别提到了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善以专业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培养信息技术、医药等行业专业人才积极参与新加坡建设发展。


  “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是海南一大优势。在人才的协调发展上,建议海南大胆改革,解放思想,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对一些岗位的专业性人才培养采取去行政化的方式,为部分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郑永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