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环球社评:如何延续中日改善关系的明显势头

2017-11-16 09:16:35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4日在马尼拉再吹暖风,表示应该把日中关系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这延续了他与中国领导人会见时所做的积极表态。安倍现在一说到日中关系,都是正面的话,这种变化营造了日方对华关系的新氛围。


  那么安倍政府的新姿态会稳定吗?他们会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从而严重影响中日改善关系的质量呢?


  应当说,安倍政府对华新态度不是心血来潮,它的形成有众多外在因素的驱动。它们包括,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明朗,中美加剧紧张、日美更加紧密的局面没有出现;日本一味牵制中国崛起没有奏效,反而造成了自己更多的战略被动;日本有扩大同中国经济合作的需求,等等。


  因此,安倍改善对华关系大概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使中日两国的积极态度形成对接。两国关系走出自日本购岛危机以来的长时间低谷看来大势所趋。


  然而中日的分歧仍很严重。双方缺少战略互信,对何为改善关系的诚意也有不同理解。双方都不太可能根据对方的不满做一些重大调整,今后大概也少不了怀疑对方故意损害己方利益的时候。因此两国改善关系的最大动力将来源于两国政策制定者的政治决心。


  改善中日关系有利于两国各自的战略利益,看来这一点已经是两国政府和社会的成熟认识。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又都是有实力的大国,彼此交恶就会相互严重消耗,得利的只会是第三方。两国如果重建友好关系,彼此消耗的负分就会变成扩大合作的正分。


  但是中国崛起和美日同盟在加强都是重大现实,中日改善关系需要与这两个现实相互包容或者适应。从日方的表现看,它一边急于给中日关系加温,一边推动有明显针对中国意味的美日澳印四方对话机制,东京需要协调好这个矛盾,解决对华态度的双重性问题。中方则需梳理对日本这种外交矛盾的认识,让中日关系在复杂地带获得改善余地。


  两国民间对对方的负面情绪已经根深蒂固,一时间很难为两国关系提供政治动力。一些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还会阻碍两国关系改善。这要求两国政府在一段时间里更多发挥引擎作用,提供两国民间热络起来的各种机遇和理由。


  中日都需认识到,除非世界发生新的格局性变化,中日关系在可预见未来内不太可能恢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友好水平。两国需要在复杂的亚太现实中建立新型友好关系,那种关系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两国交往中的共损,将它们转换成共赢。那将是带着诸多分歧和纠纷的友好关系,它的主要参照应当是比过去几年中日关系的样子要好很多。


  中日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必须坚持,已经达成的共识不能破坏,这是中日处理纠纷的基础性坐标。此外,两国迫切需要加强对纠纷的管控,这是不让具体摩擦冲击两国关系改善形势的关键。双方为两国关系加温要持续下去,不要中断,更不要出现逆转,这样积累一段时间,稳定中日关系就有了资本。


  从以往的情况看,中国把握中日关系改善进程的能力比较强,日方往往存在较多变量。希望安倍政府珍惜这次中日关系转好的机遇,别辜负了两国舆论的又一次振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