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美前国家情报官:70年前遏制理论如今适用中国

2018-04-23 09:30:22       来源:参考消息网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4月17日刊发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负责东亚的美国前国家情报官保罗·希尔的文章《遏制与中国:凯南会怎么做?》称,乔治·凯南并不认为他最初提出的遏制理念适用于中国。但是,如果这位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还活着的话,他很可能会赞同一项旨在限制中国在东亚(相对于美国)的影响力的战略,而这正是中国今天所说的“遏制”。


凯南曾低估中国战略潜力


文章称,凯南对其遏制理论作出了简明扼要的陈述:遏制的目标完全是为了阻止苏联共产主义扩大影响力或控制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凯南在承担负责执行这一战略的正式职责期间明确将中国排除在该战略外,因为中国在他看来既不具有战略重要性,也不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的确,出于同样的原因,凯南把包括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后来是越南)在内的整个东亚大陆都排除在外。


文章认为,凯南对中国战略潜力的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他对东南亚和朝鲜半岛战略重要性的忽视,是不常见的短视行为。这也证明他自己对中苏关系破裂影响的判断是错误的。中苏关系破裂大大增强了中国以他认可和承认的方式对美国的战略价值。


文章称,更重要的是,凯南还认识到,中国并不代表苏联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构成的那种威胁,而这是他的遏制理论的基础。


意欲“阻挡”中国影响力


文章称,凯南1960年提出的设置“牢固的壁垒”对付中国影响力和“阻挡”中国力量扩张的想法,似乎与他在“X”文章中对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态度相类似:通过“在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地理和政治节点上采取巧妙和警惕的反击手段”。


文章称,可以说,这就是美国今天通过各种政策和战略寻求的东西,寻求抗衡——从而限制——中国在东亚(相对于美国)的影响力。许多观察家都认为这是奥巴马政府向东亚“再平衡”的一个核心目标,并希望它成为现实。美国的外交和经济接触、安全合作以及军事部署被普遍认为是为了实现同样的目标。


名称不同实质均为遏制


文章称,华盛顿可能以不同的意思来定义“遏制”一词,认识到中国代表了一种不同于苏联的挑战,从而以其他条件来制定美国的对华战略。但是,以下述理由(美国不会采用它对待苏联的那种战略)来否认华盛顿奉行遏制政策,北京是不会相信的。结果是,今天的“凯南”实质上会倡导中国人选择称之为的“遏制”一词。他的理论在东亚是有效的,尽管它已经宣布放弃或改变其名称。


文章称,凯南最初的遏制理论中另一个适合当今东亚的核心要素是:对美国的要求。他在“X”文章中指出,他观察到“美苏关系的本质是对美国作为万国一邦的全部价值的一次检验”。他写道,美国的成功最终取决于“美国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的下述印象:它是一个知道自己的需求的国家”,而且“它正在成功应对其内部生活的问题和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同样的条件在今天同样适用,而且不仅仅适用于美国与东亚的关系。在凯南写下这些话来描述美国“遏制”外部挑战的根本前提70年后,美国再次面临美国作为万国一邦的自我强加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