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港报社论:中美元首会晤积极信号值得欢迎

2025-11-04 10:34:55       来源:参考消息

香港《南华早报》10月31日发表题为《习近平特朗普会晤实现积极突破》的社论。文章摘编如下:

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亟须稳定。通过领导人面对面会晤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这已不是第一次。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会晤,不仅缓和了两国间持续紧张的贸易与政治关系,还就一些棘手问题取得了突破。

特朗普在会晤后宣布:“我们达成了共识。”如果这种共识能为创造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地缘政治环境扫清障碍,全球都将为之松一口气。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技术出口限制措施加剧贸易战,导致两国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这种共识无疑应被视为一个值得欢迎的重大突破。

总体而言,对中国来说,考虑到中美关系中存在深刻的结构性问题,此次峰会取得了符合现实预期的积极成果。特朗普此前扬言,如果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将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如今他再次放弃这一威胁,这为市场消除了一个重大不确定因素与潜在风险。

美方还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在航运、港口限制等其他问题上,双方同意暂停相关措施一年。这一休战或许能让双方冷静下来,理性行事。不过,关于美国芯片出口和中国稀土出口的表述仍较为模糊——此类复杂问题无法迅速解决,这也在意料之中。

特朗普还宣布,他将于明年访华。这是一个重要消息。他很可能会等到那时再公布更多协议(若双方届时能达成的话)。这或许意味着,在那之前,双方在政治层面都希望维持稳定局面。

此次会晤至少未公开提及台湾问题,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中国十分清楚,美国和西方国家不会在台湾问题上支持北京。中国最乐观的期待是,这些国家能认同台湾问题应由中国政府自己解决,并将其视为中国的内政。过去,美国总统提及台湾,既是一种政治姿态,也意在为其他西方国家“树立榜样”。如今,如果特朗普不再提及台湾议题(至少在公开场合如此),其他西方国家将更难就台湾问题向北京施压。这一点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

然而,考虑到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两国关系未来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保持友好关系对双方来说,终究是共赢之举。习近平主席在与特朗普会晤期间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双方应该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