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核潜艇,中国海军最后的短板?
2019-04-28 09:45:29 来源:观察者网
本周,一场规模盛大、众人期待却又一言难尽的海上阅兵毫无疑问是世界军事舞台中央的话题,中国海军连续两年举办两次大规模阅舰式,对于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却在一周之内展现出了“新旧两面”,这让关注俄海军的人们又为这支力量能否重回大洋捏了一把汗。
补上中国海军崛起最后短板
4月23日,中国海军迎来了海军建军70周年的纪念日,并在青岛举行了包括海上阅兵在内的纪念活动,来自中国海军的32艘水面舰艇和潜艇、39架各型飞机组成的编队接受了最高统帅的检阅,而来自其他12个国家的18艘外国水面舰船也依次接受了检阅。在没有环太军演的2019年里,这可算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阅舰活动了。
习主席登舰检阅人民海军
但是天公不作美,活动当天海上的大雾严重影响了此次纪念活动的观赏质量,电视转播画面中的战舰要么只有极为模糊的舰影,要么就是直到极近的距离上才能加以分辨,受阅舰艇中有多艘水面舰艇甚至连舰影都没有留下,至于受阅机群则除了此前合练时留下的资料之外,在阅兵当天更是只留其声,不见其影。这无疑为本次海上阅兵留下了不少遗憾。
从规模上看,比起2018年的南海阅兵时中国海军的48艘舰艇、76架战机,今年中国海军的参阅力量少了不少;从装备型号和种类看,尽管此次阅兵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此前受阅的094型在外观细节上又有了差异,055型导弹驱逐舰也首次参加,但由于万众瞩目的002型国产航母还在建造收尾工作,没有赶上,因此两次阅兵虽然有新的亮点,但远没有达到完整展现中国海军全貌的状态。
055型导弹驱逐舰是本次阅兵的亮点之一
所谓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往往有所滞后,在对于中国海军力量的认识上也是如此。在专门研究相关问题的军事专家眼里,对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自然是心中有数,而对中国军迷来说,这几年来的“下饺子”常态和各种新服役水面舰艇的消息之多,也足以让人对中国海军的发展规模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此范围之外,中国海军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件事情,外界某种程度上是“愚钝”甚至“愚昧”的。
比如面对大陆海军力量发展倍感不安的台湾地区,对于印度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现代化和发展毫无知觉,至今还秉持着“英、法等民主海上强权”的想法,认为两国没有来华参加的举动都是“对华强硬”,甚至将法国海军“葡月”号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视为与台湾非“邦交国”关系的进步;而来华参加多国海军活动的德国海军官员对于中国海军每年的现代化更新甚至连大体的概念也没有……
相对“业内”的人尚且如此,那些二三流的所谓“国际关系学者”、“资深记者”乃至外国网友认为中国海军不如日韩,中国海军的舰艇都仿自苏联或者英法在远东派一艘军舰就是“振聋发聩”等等,也就并不那么荒谬可笑了。
一国武装力量的存在,本来就具备对外进行威慑的使命,海上力量,尤其是水面舰艇在和平时期的威慑则最为明显。与国家力量相匹配的海上力量威慑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别国战略误判的可能,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中国海军在具体的武器装备上显然是要注意保密,讲究防谍,但在展示海军自身形象这件事情上,毫无疑问更多的自信与公开才是更好利用这种力量威慑的要义。
正所谓开放的自信,某种程度上自信就是从对本国国民的开放开始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和平时期的海上阅兵行动也许是直观展示本国海军力量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段。当然大规模的阅舰式的组织实施在技术角度上并不容易,即使这次海上阅兵这样在军迷眼里看起来“不太过瘾”的规模,要在大雾天里顺利的组织实施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1923年的美国海军就曾因为在大雾天导航失误,导致以单纵队20节航速航行的驱逐舰队撞上翁达角的礁石,多达7艘驱逐舰宣布报废。至于复杂气候下的受阅机群编队飞行,虽然无法看到,但同样是困难重重,以至于外方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都对解放军的高水平表示敬佩。
尽管002型国产航空母舰没有参加阅兵,但目前该舰的建造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尽管在正式入役之前,该舰可能还要进行一些验收性的试验,随后交付海军开展日常训练和舰载机部队的舰机联合训练,以便尽快形成战斗力。
055型首舰101“南昌”舰按照国防部的介绍,自然也会在正式入列服役后,进行包括武器系统、舰载电子设备等相关设备的操作训练,一方面让全舰形成战斗力,一方面为后续舰艇编写大纲,便于后续姊妹舰艇的接装和操作。考虑到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已经有至少4艘下水,还有数艘在建造之中,在这些舰艇全面形成战斗力之后,在世界第二海上力量的竞争之中,中国海军在水面上的地位自然就更加稳固。
网友拍摄的大连造船厂,可见正在建造的052D和055型驱逐舰
相比令人乐观的水面舰艇力量,中国海军水下核潜艇部队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但从2018年和2019年的两次海上阅兵看,中国海军的水下核力量并没有与其他几个核大国拉开差距。此次接受检阅的两艘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分别为舷号412的“长征10号”和舷号413的“长征11号”核潜艇,在我军建造的5艘094型战略核潜艇中是第2艘和第3艘,而2018年接受检阅的两艘094型核潜艇在细节上与此次接受检阅的潜艇都不相同,根据其技术状态,更可能是094型核潜艇的首制艇“长征9号”和第4艘094型核潜艇“长征12号”。
从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不断的发展来看,尽管该型核潜艇本身是中国战略核潜艇从091型这样具备技术研究性质的核潜艇发展为具备实际作战能力,能够执行水下战备值班,并对美国本土展开战略核报复,但一方面在核潜艇设计上,094型本身的设计在一开始距离成熟还差得远,这才出现了5艘094型核潜艇至少分为两批,每一批的每一艘在技术细节上都有不少差异这样典型的“小步快跑”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痕迹,表明中国在战略核潜艇设计上远没有达到全面成熟。
2018年检阅中亮相的094型核潜艇,与本次亮相的有不少区别
更何况094型核潜艇作为核大国的战略核报复手段,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的性能上的缺陷:从载弹基数来看,该型艇每艘搭载12枚洲际导弹的数量,相较于其他核大国战略导弹核潜艇16枚甚至更多的单艇携带量显然不足;从携带的武器性能来看,巨浪-2洲际导弹的射程虽然接近8000公里,但无法满足核潜艇从位于南海的堡垒海域内发射,攻击美国本土的预期目标,如果要实现这一指标,要么需要核潜艇突破第一岛链,冒险进入西太平洋海域,要么需要研制射程更远的改进型或者新一代洲际导弹,甚至更新换代新一代的核潜艇。
装备和维护战略核潜艇,维持国家二次核打击能力是美、俄、英、法等国海军作为当代海军的几大重要的根本任务之一。对于英法等国,在海军军费短缺的时候,战略核潜艇的地位甚至要高过航空母舰,成为两国海军最为核心的海军装备项目。对于中国海军这样正处于快速上升发展期的海上力量,战略核潜艇的重要程度在未来会继续上升,而中国海军的水下战略核力量,毫无疑问也会继续发展壮大。
一拆一建中的俄罗斯海军
本周,俄罗斯海军宣布了一系列并不意外,却依然令人感慨的新闻:俄罗斯海军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将于2021年拆解一批军用舰艇,其中包括3艘667BDR型战略核潜艇、1艘671型攻击型核潜艇和俄罗斯海军两艘1144型重型导弹巡洋舰——后者就是曾令整个北约胆寒的“基洛夫”级巡洋舰的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和二号舰“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
之所以说并不意外,在于这些舰艇都属于“确实该拆”的类型,特别是几艘667BDR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刚解体时期是当时俄罗斯数量最多、状况也最成熟的先进核潜艇型号之一,帮助俄罗斯在一切都休克的时代里维持了国家最后的一点海基战略核威慑。随着俄罗斯新一代955/955A系列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服役,这些老家伙也已经到了寿终之时;而说令人感慨,则在于被拆毁的两艘1144型重型导弹巡洋舰及其领衔的苏联红海军的“旧时代”,如今也要随着老船的离去化为记忆了。
1992年的“基洛夫”号,此时该舰还没有更名
作为苏联勃列日涅夫顶峰时期“一切压倒美国”时代里苏联舰队的核心装备之一,1144型可以说代表了苏联海军独特军事哲学的各种美好雄壮的一面:高达2.3万吨的排水量,远远超出当时其他国家的主力作战舰艇;续航力堪称无限的核动力装置,反映了苏联海军走向远洋,全球存在的军事决心;全球第一型大量全面运用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显示了苏联在军事科技上领先的技术概念和工程能力……就好像黑海造船厂马卡罗夫所谓“伟大的国家才能建造瓦良格”一样,拥有“基洛夫”的海军就是强大的海军这样一个逆向论证的概念,也同样具备说服力。
冷战时期的1144型毫无疑问是苏联的国家骄傲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也就是原来的“基洛夫”号,其命运几乎很好的象征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悲哀症状:1990年,在地中海上执行巡航任务的“基洛夫“号遭遇了罕见的核动力系统事故,被迫返回港口内等待维修;随后而来的苏联解体则无疑让修理的希望日益渺茫。
1992年,俄罗斯以沙俄时代的海军将领名字取代了苏联的革命英雄,但该舰的命运却没有一点改善。俄罗斯不止一次提出要修复该舰让其重返现役,但由于缺乏资金,这件事儿在整个90年代都没有任何像样的进展……直到2004年,随着俄罗斯海军将俄军最后服役的一艘956型驱逐舰更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事实上宣告了俄军已经放弃该舰。
2011年的“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舰上的名字依然是“基洛夫”
至于另一艘“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则更加命途多舛,该舰在整个90年代一直还处于现役状态,但1999年,由于俄罗斯没有资金为该舰更新核反应堆的燃料,该舰不得不退出现役封存。2005年该舰被移除了舰上的核燃料,显示出有重新启封的迹象。2009年11月,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宣布,俄海军计划重新启用“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对其进行修复与现代化改装。改装预算为500亿卢布,当时折合15亿美元。
2015年,有俄罗斯网友拍摄到“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在已经完成的舰体涂漆工作,看上去焕然一新,似乎是重新入役有望,然而等了4年,“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倒是拆走了P-700反舰导弹开始了现代化改进,“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却盼来了将其拆除的命令。
2015年,涂刷一新的“拉扎耶夫海军上将”一度让外界以为该舰将获得新生
在拆除这两艘1144型重型导弹巡洋舰的同时,俄罗斯海军正式宣布开工建造第五艘和第六艘22350型导弹护卫舰。在此之前,俄罗斯海军已经开工了4艘22350型导弹护卫舰,但由于乌克兰断供了该型舰的燃气轮机,该型舰的三、四号舰在开工几年后就一度停工,等待俄罗斯自行研制的替代型燃气轮机;而该舰的首舰由于舰上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拖延,服役时间也一拖再拖。
目前在青岛访问的“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于2006年开工,直到2018年才正式服役,耗时长达12年半,比普通的印度驱逐舰服役的时间还长,就这还是在舰上的9M100型舰空导弹没有完成国家试验,全舰战斗力不完整的情况下达到的。二号舰2009年开工,虽然已经开始海试,但至今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
同样是2006年前后的船,在俄罗斯期待第二艘22350的时候,解放军已经迎来近30艘054A了
22350型的五、六号舰的开工,表明在解决了该舰服役关键的舰载武器系统之后,困扰该舰批量建造的俄制燃气轮机问题也应该得到了解决。在资金得到保障的情况下,2010年前后俄军迫切希望的量产22350型计划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但从2006年拖到2019年,当年开工时令人眼前焕然一新的22350型面对2010年乃至2015年后问世的各类更先进也更大的新型防空舰的时候,虽然还不至于泯然众人,但也已经到了需要升级改进下一代产品的时候了。
也有可能,经过改进之后的1144型导弹巡洋舰还要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一边是下决心拆毁当年排水量2万吨级的巡洋舰,一边是磕磕绊绊建造的4500吨级护卫舰,俄罗斯海军期盼已久的“主力舰换代”似乎真的要来了,但俄罗斯海军在此之后将走向何方,似乎并不是22350型护卫舰一型能够回答的。
(作者施洋,外交与军事观察者,观察者网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