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蔡英文高票连任,民进党赢得“立法院”多数席位,这当中反映出的台湾民意的动向需要客观解读,确保我们对台湾社会的整体认知是准确的。
蔡英文和民进党在选举中宣扬得最多的是“恐中”和“拒统”,选举结果显示,台湾社会的多数人支持以这些认知为基础的政治路线。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和民进党执政的内部环境中,扭转岛内的这种意识形态应当说非常困难。
与此同时也要客观看到,台湾多数选民支持民进党连任,不意味着支持“台独”。真正意义上的“台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它对台湾意味着不可承受的风险,这也是台湾大多数人的基本理性和共识。
回顾过去几十年,台海地区的总态势是,大陆高速发展,两岸实力格局出现历史性重塑,同时两岸交流井喷式增加,经济和文化融合成为一个大趋势。两岸之间的真实政治主题已经从“反独”逐渐向“促统”过渡。蔡英文当局搞了一些动作,从历史视角可以视作对这个趋势的慌张抵制。两岸的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出现这个阶段的特有斗争在所难免。
中国整个周边都对中国崛起有着复杂感受,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割据地区”,这个问题很容易变得更突出。蔡英文和民进党这次大胜,反映了台湾一些人在中国大陆崛起面前的焦虑在上升,他们担心大陆的影响能够在不发生统一的情况下越过海峡。那里很清楚台湾在经济上脱离大陆不可能有真正的出路,人们对两岸融合所意味着的政治复杂性的担忧受到民进党的煽动,在选举的过程中不断爆发。
关于民进党在误导台湾社会,美国和西方力量在帮着民进党加剧这种误导,都是真实的判断。事实上,美国一直在干预台湾选举,只是台湾社会整体上没有将美国的这种干预视为一个主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蔡英文连任了,国内外都出现一些针对中国大陆的错误解读。外部的那种声音宣扬这次选举测出了台湾与大陆的距离,然而两岸融合的过程虽然会是曲折的,但两岸越来越近的大趋势怎么可能扭转得了?李登辉1996年制造了台海危机,陈水扁执政期间台海也曾“地动山摇”,但做大阶段评估,两岸的融合度整体上倒退了吗?两岸之间变远了吗?
国内互联网上也有人将蔡英文连任看成大陆对台政策的“失败”,这种想法折射了那些人对大陆力量不切实际的高估和期待,以及对地缘政治规律的误读。
如果我们喜欢谁,谁在台湾选举中就能赢;我们不喜欢谁,他在台湾就输定了,这需要中国大陆有超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这些实力向关键部位的准确投射能力。要看到,这对现阶段的中国大陆来说不现实。
我们或许可以从美国的相关情况中管窥一些规律。华盛顿在菲律宾这个美国前殖民地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菲律宾的军政官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留美出身,菲国至今有多个军事基地向美军开放。但是被普遍认为是反美的杜特尔特2016年一路骂着美国当选总统,上任以后至今拒绝访美。一个国家要把它的实力转化为对台湾这样的敌对或半敌对地方选举的直接影响力,这应当说不是中国现阶段所应企望的变现能力。
台海斗争将持续下去,由于它不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封闭互动系统,美国事实上采取了强介入,这一长期斗争的复杂性处于当今全球地缘政治斗争的顶级位置。谁在台湾当选,不是这场斗争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但它意味着舞台场景的变化,会影响阶段性的情节。对中国大陆来说,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实力要素和我们的准备程度,谁当选更意味着对我们应变发挥的考验。
究竟是陈水扁时期还是马英九时期更加刺激、推动了大陆围绕两岸统一的综合能力建设,历史地看恐怕是一言难尽的。两岸统一肯定要由大陆这边来主导,台湾那边的积极变化也需要由大陆的动力去触发,对此我们一定要形成坚定的认识。为最终实现两岸统一,我们还需要有不断承重的决心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