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专访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建设自贸港需要有容错机制

2020-06-02 11:54:09       来源:界面新闻

据新华社6月1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根据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基本构建,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海南岛——这个常年被大海和阳光笼罩的岛屿,正走在中国开放的最前沿。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对界面新闻表示,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自贸港,海南从政策设计上完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国家希望把海南打造成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旗帜,成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吴士存说,海南最终能否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如期完成自贸港建设的宏伟目标,人才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自贸港要对标国际上最发达、最先进的经济开放形态,离不开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方式、管理办法和法律制度的各类专门人才。


“自贸港的制度设计非常好,需要人去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需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敢闯敢试的精神。”


吴士存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20多年,长期从事南海史地、海洋划界、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战略等跨领域研究。1990年代,他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


以下为访谈实录:


界面新闻: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自贸港,海南的地理优势在哪里?


吴士存:海南自贸港从政策设计上是完全意义的自由贸易港,完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地理优势。


一方面,区位优势。海南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中心,是往来两大洋和两大洲的必经之地和海上要冲,特别是中央授权海南管辖南海海域。海南背靠华南,面向东南亚6亿人口的大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人员每年往来超过5000万人次,如果海上互联互通能完成,使海南成为面向东南亚的人流、物流枢纽,就一定能实现“总体方案”的要求,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


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和便于管控的地理单元优势。自贸港方案出台以后,一旦条件成熟,海南未来所有生产和生活资料除少数特殊商品之外都实现零关税。正因为海南是岛屿,四面环海,具备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自贸港监管制度的物理条件,进行物理隔离的设施建设和监管的成本较低。


界面新闻:同样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知名自贸港还有香港、新加坡等,海南相对于这些地区的优劣势分别在哪?


吴士存:我认为,海南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其一,海南最大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海南全岛建设自贸港,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广阔的土地空间使得海南自贸港建成后的影响力和示范意义更大。香港和新加坡的面积都不足1000平方公里,还不及海口市的土地面积。


其二,是自然资源优势。一方面,海南植被繁茂、物产富饶。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热带岛屿,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突出,除岸线和港口资源外,海南管辖的南海海域蕴藏着大量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可燃冰资源。


其三,和全球其它自贸港相比,海南的商务成本、用工成本也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海南地广人稀,人口不足1000万,预计在2025年前海南人口能接近甚至突破1000万。


其四,海南自贸港可发挥“内联外拓”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联通世界、世界借助中国发展的重要纽带。我想开放是双向的。一方面,海南背靠中国内地广阔的腹地,尤其是背靠华南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向北可对接人口超6000万人口,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粤港澳大湾区。另一方面,海南向南面向东盟这个大市场有6多亿人口,目前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达6000亿美元。


最后,海南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国家要把海南打造成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旗帜,成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谁都知道中国政府想干的事一定能干好,而现在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加快发展海南。通过海南自贸港建设,向国际社会昭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党中央决定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所在。


当然,海南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从国内看,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营商环境以及市场体量等方面的优势正是海南所缺乏的。


海南如果没有内地市场腹地和流量的支撑和补充,其本身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是有限的。从国际上看,像新加坡那样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的法律构架、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商事争端解决机制,都是海南不具备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南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着自贸港建设的成败。


就商事纠纷解决能否真正做到国际化,这是营商环境中投资者最关心的要素。例如新加坡就通过先后设立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业法庭和国际调解中心等“一站式”国际纠纷解决平台,建立起了调解、仲裁、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便利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和信赖。


此外,还有人才问题。海南最终能否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如期完成自贸港建设的宏伟目标,人才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自贸港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时又要对标国际上最发达、最先进的经济开放形态,离不开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方式、管理办法和法律制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因此,没有今天一流的人才汇聚海南,就不会有明天的自贸港。


界面新闻:海南的发展是否能辐射到东南亚等周边国家?


吴士存:我认为,短期内还无法带动,但未来可期。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海南的产业做强、体量做大,既有流量又有腹地,辐射力和吸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这个过程会可能会是比较漫长的。


海南从2009年至今,海南的经济总量增长了三倍,自贸港建设的红利势必导致未来十年还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增长三倍,达到1.5万至2万亿人民币的规模。那时候海南和华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能基本实现,我相信届时海南一定能够带动像越南、菲律宾这样的周边国家,同时也能对粤西和广西等内地省份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


琼州海峡是制约海南发展的瓶颈之一,我认为现在应该谋划和论证琼州海峡跨海通道问题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海南来说,打通琼州海峡通道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修建跨海隧道,不是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而是重特大投资项目的投资拉动和稳增长的特殊作用,以及对岛屿经济体发展规律和自贸港建设的认识问题。


从全球讲,日本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4大主岛的桥隧贯通,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青函海底隧道(连接本州和北海道)被誉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典范”;丹麦和瑞典间的厄勒海峡通道建成后,迅速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区域发展;美国旧金山—奥克兰大桥建成后,形成了完整的海湾经济圈;英吉利海峡隧道让英法等经济体互联互通、便捷交流。唯有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海南对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整个华南市场,尤其是以一个新的增长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界面新闻:自贸港落成后,海南的人流量势必大幅增加,如何保障海南人员、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安全?


吴士存:“方案”中提出,海南要逐步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往来自由便利,以及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有序。可以看出,“自由”不是“无序”、不是一放了之。中央的要求很明确,“放得开”的前提是要“管得住”,其实海南省委省政府早已经清醒意识到“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从建设自贸试验区之初就把重大风险防控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


目前,海南已经建起人流、物流、资金流全天候监管的大数据平台,并开始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和其他地区相比已经是先行一步。再加上海南地理上具有优势,通过加强海陆空口岸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和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完全可以有效防控和避免各类风险。总之,我不认为这方面会出问题。


界面新闻:目前海南先行发展的地区都集中在沿海,作为一个全岛性的规划,自贸港建设要如何渗透到中部?


吴士存: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不仅沿海地区要发展,中部地区也要发展;不仅城市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只有全方位发展,海南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港。总的来看,海南的城乡和地区差距还比较明显,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海口、三亚等沿海市县还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如果没有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我想海南全岛建成自由贸易港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


去年海南在中部地区建立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9个市县,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从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角度,这是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借助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经济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中部地区要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是第一步,海南“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即将实现,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中部地区路网、电网、光网等基础设施,加快谋划推动“田字型”高铁的建设。另外,教育、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人才引进困难,都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难点,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也要向中部地区延伸。


目前中部地区的总体定位是海南的生态涵养区,其发展不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为目标。但我认为还是要在中部地区因地制宜、有目的地培育一些优势产业。中部地区气温相对较低,空气清新,更适宜常年居住,可以发展森林旅游业、医疗养生、医药研发、高等及职业教育等产业。特别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后果之一可能引发人们对未来居住环境产生新的要求,带来人们对生活方式和居住地的选择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中部地区适度发展高端房地产业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打造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并由此衍生出旅游、养老、康养等其他产业链。


界面新闻:深海科技、热带农业、育种等都属于海南的特色产业,这些领域在自贸港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吴士存:深海科技、南繁育种是海南发挥“海陆空”优势,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目前这些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化和产业化不足。若依靠深海或育种科技研究平台,没有形成产业链,短期内就不会带动大量就业,创造经济效益,对海南的帮助不大。


发展方向应该是拉长南繁育种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带动就业扩大产业规模,从而向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推广海南培育出的种子,形成良种品牌。深海科技也应该以科技研究带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如发展深海采矿设备、深海生物材料的生产和制造等,如果没有产业化不仅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不大,也不可持续。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建设,多家深海和育种企业、研发机构已入驻,规模效应正日益显现。随着自贸港建设的利好政策落地,相信这几个产业都会迎来快速壮大的发展机遇。


界面新闻:您个人对自贸港有什么期待?


吴士存: 我在海南工作30年了,可以说半辈子献给了海南,我为海南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欣喜,但有时候也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自贸港的蓝图已经绘就也非常诱人,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海南的信任和期待。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高度开放,要吸引外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前所未有,疫后全球化趋势无疑将进一步逆转,贸易保护主义也将更加盛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会重构,国际关系格局也将随之演变和重组,海南在这一背景下建设自贸港,似乎也有些生不逢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贸港的制度设计非常完美,但要将各项政策逐一落地,把“方案”设定的目标变成现实,我们必须要更加解放思想,需要每个人脚踏实地去真抓实干,需要建立社会性的容错机制鼓励各级干部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尤其是需要“敢为天下先”和“拼命三郎”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最终胜利抵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光明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