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人士常将“日美关系是外交基轴”挂在嘴边。他们强调这并非是要唯美国马首是瞻甚至全由美国决定,而是要以美国为“支点”,在依美、从美的同时“用美”。出于这种意图,无论所谓的“独立战略外交”还是实质的“马仔外交”,恰恰都是基于投机目的的机会主义操作。
2012年底上台后安倍内阁提出所谓“俯瞰地球仪的战略外交”,表面上体现了日本外交的战略性与独立性,实际上是因应当时奥巴马政府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推出日方配套政策,目的在于承担日美同盟体系的更多义务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但在奥巴马卸任后华盛顿的态度和政策生变,日本所谓的“战略外交”随之无疾而终。
现在拜登政府上台,东京认为目前日本面临的外交环境与特朗普之前颇有相似之处,尤其拜登明确希望日本能够紧随美国,菅政府认为这是“利用美国”的好时候,于是毫不犹豫自我否定之前的政策取向,跟随美方的步伐甚至比当年安倍政府走得更远也更积极。菅义伟的对华态度在拜登上台前后判若两人,可见其在“机会”面前其他都是浮云。
一个国家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也须有所坚持、重视规则,否则就会陷入不择手段的机会主义泥潭。过去,一直有评论人士批评日本外交是“反应型外交”,即被动应付外界变化。这种说法从侧面说明了日本外交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短期利益、眼前利益过度重视,是这方面的“利益精算师”,但却惯于忽视中长期规划和利益。
现在菅政府在对华外交上紧跟美国脚步,确实会让日本在美国同盟体系中地位有所提升,同时也符合它“倚美制华”的思路。但日本这样做最严重的后果是将主动权交给美国,日本外交的稳定性与一致性都将大大受损。当华盛顿再次变得不可靠时,日本就会因之前的投机遭到反噬。这种情况分两种,一是当美国与其他特定国家关系大转折,就会让紧跟美国的日本陷于被动、尴尬,比如1971年尼克松访华,当时对日本而言就形同晴空霹雳,最终迫使日本也急于与中国改善关系,至今日本上下仍对当年的“越顶外交”耿耿于怀。另一种情况是日美关系本身生变,美国难以依靠。比如特朗普政府就已经给日本敲响警钟,不重视盟友、喜欢单打独斗,对日本也是百般压榨,曾让日本政府不得不“另寻出路”。
在这点上,日本既难与素来以独立外交见称的法国相比,也比不上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东盟一些国家明确表示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是它们长期坚持的政策立场,而历史和现实也都反复证明,基于自身长远和根本利益有所坚持,才是一国外交应有的态度。而这,正是日本外交所欠缺的。
机会主义外交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易受外界因素左右,更体现在难以取信其他国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信任,基础之一就是能对对方外交行为进行较为准确的预判。而机会主义的逐利行为却让日本外交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外交互信的另一个基础是重视规则。国家间交往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互不干涉内政,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现在的日本政府为了短期利益迎合美国,在涉港、涉台、涉疆等问题上向美靠拢,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做法自然也不能取得别人信任。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日本要与周边国家构建稳定关系,放弃机会主义路线、坦诚相待才是正途。(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