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印度和澳大利亚在新德里举行了首次由两国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共同参加的“2+2”对话。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国防部长辛格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和国防部长达顿参加会议。会后,印度总理莫迪还亲自会晤了来访的佩恩和达顿。
印澳“2+2”对话讨论了双边关系的一系列问题,涉及经贸、防务、情报合作等重要议题,而此次对话的核心内容是要加强印澳两国在国防与军事领域的合作。同时,对话还涉及阿富汗局势等地区热点问题,特别是两国要加强印太战略下的协作。
笔者认为,印澳的这一动向,实际是美日印澳构建“亚洲北约”的重要步骤。此次对话会的召开,其实有着现实的战略背景,直接目标是服务于将在9月24日召开的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机制”领导人首次面对面峰会。印澳“2+2”对话推动两国防务战略协作的同时,更是弥补了美国主导下的“印太战略”的最大短板。
2017年底,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以“遏制中国”为目标的“印太战略”后,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机制”立即得以重新启动。在“四国安全对话机制”的后续发展中,虚弱的印澳关系是其中最令美国头痛的短板。日澳都是美国长期盟友,早就建立起了全面的沟通机制。而即便是日澳之间,也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2+2”部长级对话。对“亚洲北约”走向实体化而言,最需要补上的短板是印度同美日澳三国的战略协作。于是,我们看到在2018年9月,召开了首次印美“2+2”部长级对话;2019年11月,召开了首次印日“2+2”部长级对话。如今,印澳“2+2”部长级对话“按部就班”召开。
印澳关系一改过去70多年间互相“鄙视”的模式,近年来获得“突飞猛进”,最主要的“黏合剂”之一就是它们共同的遏华政策立场。
冷战时期,印美大部分时间身处对立阵营。作为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一直扮演着美国阵营里的“反印”旗手,导致印度一直都对澳大利亚没有太好的观感,两国关系也一直是彼此冷漠忽视的状态。然而,随着近年来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共同遏华的政策上形成了一致。澳大利亚甘为美国“马前卒”,在一系列抹黑中国的议题上为美“冲锋陷阵”,不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无端指责、攻击中国,主动制造两国对立。而印度则将中美竞争的长期化看作其崛起的重大机遇,由此进行战略调整,从奉行较为平衡的外交转向了“拉美遏华”的路径。
更具体说,首次“2+2”对话及加强两国在国防与军事领域合作,令印澳在地区军事化、集团化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从事实上正推动构建美日澳印四国相互支持的防务后勤体系。例如,2020年6月4日,印度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相互后勤支持协定》,允许双方军舰和飞机使用彼此的军事基地进行后勤补给。再加上2020年9月9日印度和日本签署的《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都在现实中加强了印度军队、日本自卫队和澳大利亚军队之间的协同防务能力。而在未来有可能面对中国的军事行动中,凭借这些协定,印度与美日澳之间将可以形成相互间的后勤补给网络。
尤其是,印度在印度洋构建了一套以其为主导的海域感知系统。通过与各个国家签署《白色航运协议》,与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签署《相互后勤支持协定》,然后在古尔冈设立印度洋海域感知的信息中心,将印度洋海域的民事与军事信息“尽收囊中”。这一系统通过与“五眼联盟”的情报交换和交流,获得了更强的军事情报收集能力。印度虽然没有正式加入“五眼联盟”的情报体系,但是却与“五眼联盟”成员分别建立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情报共享,与澳大利亚的情报共享就是这一政策的一部分。对此,我们必须警惕未来印度与“五眼联盟”情报共享带来的影响。(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