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周波:中美加设“护栏”须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2021-11-22 11:09:57       来源:环球时报

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一些高级官员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美国要谋求与中国“共存”。但美国提出的共存不是中国坚持的“和平共存”,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确保不至于出现冲突;要建立所谓“防护栏”,以求两国能够在国际体系中共存。这表明,中美双方不想发生对抗的理念是一致的,但实现“不对抗”的路径却大不相同。


图源:视觉中国


首先,中美对竞争的认知不同。美国认为中美竞争不可避免,甚至认为这种竞争可以呈现出激烈性、极端性;同时,美国又希望两个大国之间确保不发生冲突。美国这种政治意图与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的情形类似:既要有扣人心弦的危险性又要稳步前行。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


如果按照美方的逻辑,那就是木柴不断扔进火炉里火越来越旺,水却永远不会沸腾;海浪越来越高,船行却要稳如泰山,不翻船。但是,如果竞争已经趋于极端,冲突就有可能不会太远。只有合作大于竞争,避免冲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因此,美方应放弃“走钢丝”的做法。


其次,双方在文化上有差别。中美双方都明白,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但美国人喜欢谈竞争,不避讳极端竞争;中国人喜欢谈合作,希望合作共赢。中美双方的另一个共识,是不希望走向“新冷战”。但当前中美之间出现了一些与美苏冷战早期近似的苗头,表现形式就是激烈的竞争。那么,究竟是激烈竞争还是合作能避免走向“新冷战”?答案一目了然。


第三,美国提出要为中美关系加“防护栏”,但却以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作为代价。冷战时期,美苏在军事方面的对抗势均力敌,双方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井水不犯河水。尽管双方之间充满敌意,但双方之间依靠大致数量相当的核武器,达成了某种恐怖的平衡。而当今中美之间没有势力范围,甚至连隔离带都没有。这主要体现在美军频繁在南海、台海实施抵近侦察,次数越来越频繁,形式越来越多样,行动也越来越高调。在这种前提下,美国提出要增加“防护栏”,不发生冲突,这是完全不顾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相当于美国一边对中国实施挑衅行为,一边又要求中国对美国行为采取安全措施,根本是不现实的。


中美两军之间的风险管控机制包括《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以及在“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上多边制定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CUES)等,但这些机制大多是用于防范两军之间意外事件。目前的态势是,美国是有意对中国发起挑衅的,因此中美两军间现有的防范意外风险的机制无法完全发挥有效作用。


美国毫不避讳宣扬与中国存在“激烈竞争”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让美国产生了危机感。无论是美国智库还是美军高层无一不在强调中国日益增强的军力,中国军力飞跃发展带来的冲击引发了美国的集体焦虑。


但事实上,与美国臆造出来的受威胁感不同,中美两军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


一是,在中国周边之外,在全球其他地方,中美两军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中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都是非战争军事行动,无论是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还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践行的都是人道主义精神。


二是,中美两军之间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携手合作,在亚丁湾中美两军也曾开展反海盗合作,这表明中美两军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共同利益。


三是,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的海外利益日渐上升,美国既然承认中国是一个大国,就应该接受中国有海外利益的事实,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中国履行作为大国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却不允许中国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


中美都不想发生冲突,都想避免“新冷战”,那么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即两个重量级国家从此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平等的视角进行对话。刚刚结束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就是一个新起点。比如中美就媒体记者签证问题达成三项共识,这至少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未来双方也应继续增强合作面,尤其是在具体、特定的问题上开展合作。


前不久,中美共同发表了“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这一合作带来的最大信息是:人类需要共存,如果一味竞争,人类世界最终走向何方是难以预料的。如果国与国之间合作的程度取决于全球气候变坏的速度,这将是人类的悲哀。(作者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