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一直有专家做出预测,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则被逆转紧随中国之后位列第二。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总理莫迪最近也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即到2025年让印度经济体量达到5万亿美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所带来的长期破坏和经济减速,这一目标受到外界质疑。
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的韧性和经济复苏的基调下,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印度有可能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预计GDP增速将在7%至8%之间。在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行列的问题上,近年来也有专家表示,印度已经超过了其前帝国主义宗主国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根据对最新的经济发展状况推算,印度很可能在今年最终实现这一成就。
由于有了这种新的希望和信心,莫迪首次正式宣布他的愿景——到2047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在今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庆典当天,莫迪在德里建于17世纪的红堡城墙上发表年度演讲,勾勒出他呼吁所有印度人在未来25年里该有的五个决心。
显然,成为发达国家的这个想法一直在酝酿之中。从2021年3月12日开始,莫迪将接下来的25年称为印度的“甘露节”。这让人想起了圣雄甘地1930年3月发起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丹迪游行”,当时该游行旨在反抗大英帝国的盐税。不过,莫迪只是到了这次“独立日”演讲中才阐述了自己的愿景,提出了五个决心,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在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时,即“甘露节”结束时,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其他四个决心,只是进一步阐明了他对“什么是发达国家”的愿景。这些包括:寻求从屈从心态中彻底解放,为印度的文明遗产感到自豪,确保国家统一,最后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公民义务,无论其地位或权力如何。莫迪尤其希望培养民众对腐败和裙带关系这两大罪恶的同仇敌忾,他认为这些“毒瘤”削弱了印度的才能,削弱了印度的体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莫迪重申了让印度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国防、电力和全面数字化等关键领域。
对于印度之外的一些人,尤其是中国民众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想起习近平先生2012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的诸多重要讲话。印度和中国分别将在2047年和2049年迎来各自的百年庆典,有趣的是,尽管印度在提出类似愿景方面落后中国10年,但从时间上看,印度计划比中国提前两年实现这一目标。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印度和中国是对自己成为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想象,还是对实现这种雄心有不同的策略?两国经济规模的差距也引发了人们的一个疑问,印度最终如何创造这样一个奇迹?
要寻求相关问题的初步答案,可以从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开始。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标准主要集中在物质或经济成就上。这通常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化水平来衡量。发达国家通常也被称为工业化国家。最近,这一标准受到了质疑。例如,人类发展指数试图将物质繁荣与教育、预期寿命、治理等指数结合起来。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寻求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国家财富,其不受美元特权地位的影响。而作为人口仅约75万,国土面积只有约3.8万平方公里的不丹,却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标。
那么,何谓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有不一样的标准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机构设计的体系标准的根本局限,仍然在于衡量物质资产的不平等分配,没能将人类在物质上的满足与认知及情感上的满足结合起来。“发展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可能是崭新的,但哲学家已经讨论这些问题几千年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幸福”和“富裕进步”等概念,已经认可了能够在公共场合讨论而不感到羞愧的社会价值。
如果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文明国家开始主动阐明什么是发达国家,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变得尤为关键。考虑到两国的人口规模,这也提出了物质追求的可持续性问题。难道发展必须被矮化,要用物质增长的总量来衡量吗?随着中国和印度开始各自明确成为发达国家的时间表,或许现在是时候共同讨论一下这一进程的基本概念、并探索两国复兴的共同愿景了。(作者是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