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三国副外长13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谈。打着讨论半岛问题的旗号,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会谈后却声称希望在“应对中国挑战”等方面加强美日韩安全合作。这也成为美国近来加大对日韩战略拉力的最新一例。美国竭力促成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意欲打造美日韩“铁三角”,目的是使之发挥遏压中朝俄的前沿阵地作用。在国内政治保守化和外部形势动荡的背景下,日韩两国在意识形态、军事安全、产业科技等领域也出现向美靠拢趋势,美日韩三边同盟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作为美国在东亚的两大盟友,日韩境内有规模庞大的美国海外驻军,美日、美韩同盟构成美国全球同盟体系的东亚基石。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为遂行对华战略遏压,看重日韩的地缘战略价值,注重通过高层交往强化对日韩的政治诱拉,并迎合日韩大国心态,在国际事务中尽显挺日捧韩姿态,推动美日、美韩同盟外延从东北亚向“印太”乃至全球拓展。日韩则视此为提升国际地位的“良机”,加大对美战略依附,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安全、经济、科技同盟。
作为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的短板,韩国过去一向对美日韩三边结盟态度消极,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转向成为此轮三边关系拉近的一个主要动因。面对朝鲜频繁射导,韩国国内安全焦虑上升,保守势力借机煽动对外示强主张。尹锡悦政府推动韩国对外战略摒弃文在寅时期的“美中平衡”路线,亲美保守底色更加鲜明。为了应对朝鲜核导“威胁”,韩国对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安全合作的倚重上升,有意向美方寻求强化“核保护伞”等延伸威慑力量。美日韩政要频繁进行穿梭外交,以应对半岛问题为由举行三边磋商,美国积极撮合日韩改善关系,美日韩深化三边合作的政治气氛正在酝酿。
未来美日韩可能进一步强化在安全、经贸、科技以及全球地区事务上的协调合作。在军事安全领域,美日韩合作议题可能从应对朝鲜核导开发扩大到“印太”事务,合作内容也将由虚向实,从针对朝方的常规性联合军演,逐步向反导演习、反潜联演、登陆作战等实战型演练拓展,并建立完善三方情报共享和联合指挥作战体系,美方或将赋予日韩更大军事行动自主权。在经济科技领域,美日韩着眼于维护其在高端产业链和高科技领域的垄断优势,将加强在芯片半导体、动力电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宇宙太空等领域的合作,谋求抢抓前沿技术标准和经贸规则的主导权,夯实技术霸权。
但在中短期内,受制于日韩矛盾及利益分歧等因素,美日韩三边合作尚难以发展成为三边同盟。美日韩三方的利益契合点在于维护美西方霸权下的既得利益,但就具体合作动机而言,三方利益诉求并不一致。未来美日韩要打造三边同盟,至少面临三重制约因素。
首先,日韩矛盾积重难返,将长期制约三边合作水平。韩国对被日殖民历史心结难解,日韩围绕强征劳工案、“慰安妇”问题、岛屿主权等问题的矛盾复杂尖锐,仍会长期影响日韩关系的改善发展。韩国多数民意并不认同韩日结盟,对日本军事大国化心存芥蒂,尤其担心日本借“朝鲜有事”在军事上染指半岛。去年底日本出台的“安保三文件”中明确写入将发展主动攻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引发韩方强烈不满,认为日方以朝鲜半岛为对象行使“反击能力”会损害韩国领土主权,使朝鲜半岛面临战争威胁。
其次,日韩安全诉求不同,美对日韩亲疏有别将影响韩方积极性。美韩同盟功能相对单一,主要针对朝鲜,美日同盟则被美方赋予具有牵制防范中俄朝三方的功能,辐射范围拓展到整个西太平洋。相比美日,韩国对中俄的威胁认知并不突出,参与美日韩三边合作主要意在防范和威慑朝鲜,根本诉求是希望借助美日力量,为实现韩方主导的半岛统一创造条件。从美方来看,对日韩态度也存在温差。无论外交投入还是对双边关系定位上,美日同盟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都要大大高于美韩同盟。美方对日韩不能“一碗水端平”,将不时挑动刺激韩方敏感神经,打击韩方参与三边合作的积极性。
最后,对华利益诉求不同将制约三边同盟的形成。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推动美日韩三边结盟的对华指向性明显。但受到地缘因素和经济利益等影响,美日韩在对华战略诉求、对抗中国的能力意图、对华关系破局的承受力等方面不尽相同。日韩邻近中国,对华经济依赖更高,难以承受与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日韩在遏华问题上对美追随仍将是有选择和有限度的,美国要打造美日韩“反华同盟”绝非易事。尤其是韩国国家战略利益的优先方向是半岛和平统一,为此离不开中俄配合支持,经济上对华依赖也要甚于美日,并不愿与中国为敌。在“芯片四方联盟”问题上,由于韩国芯片产业严重依赖在华产能和中国市场,首尔对被美国强拉入局表现出明显抵触态度。今后美国推动美日韩三边合作仍需慎重限定于朝鲜核导问题,一旦突出涉华对俄指向,势必引发韩方顾虑。
无论在美日韩还是中日韩、中美韩这几组三边关系中,韩国都是考量因素较多也较复杂的一方。处于大国夹缝之中的地缘位置,加上先天体量不足,使韩国并不具备“倚美制华”的资本。面对国际地区变局,韩国尤需保持战略清醒,一味逢迎美日只会进一步恶化半岛局势,挤压自身战略回旋空间,进而损害国家长远利益。(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