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布林肯和耶伦相继访华之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已于7月16日抵京,开启为期四天的访华之旅。克里此行也许可以为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转机,但也将在甲烷排放、气候标准等议题上与中方产生一些交锋。
根据此前美国政府、主流媒体发布的公开信息来研判,克里此行第一个议题有较大可能是敦促中国落实2030减排承诺。同时要求中方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如果能够达成),一是明确给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每年排出的额度,二是明确每年关停、转产的煤电厂数量和产能。尽管中方已经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美国单方面统计认为“中国燃烧的煤炭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因此,克里访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中方明确给出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此外,美方还有可能进一步敦促中国加快淘汰煤炭,并打击森林砍伐。
克里此行第二个议题有较大可能以完善全球碳补偿市场、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太平洋岛国)生存诉求为理由,强力要求中国就未能达标的情况设立国际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在是否以及如何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岛国提供补偿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存在一定矛盾和争议。而美国有较大可能利用这一矛盾变相对华施压。
第三个有可能成为中美气候博弈焦点的议题是甲烷减排问题。该议题是近年来美国在对华气候政策中日益重视的新议题,也是对华施压的新抓手。
中国已于2021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其中专门提出加强甲烷减排行动。美国单方面认为该联合协议缺乏具体细节。因此,此次克里之行有较大可能单列甲烷议题,敦促中国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和每年对应的排放额度,以使美国及国际社会能够“更加透明地”观察、督促中国实现国际承诺。
第四个重大议题是在中美两国之间重建“例行气候讨论”,并且使之在未来免受中美在其他领域的矛盾、冲突的干扰,譬如此前佩洛西窜访台湾等恶性事件。究其实质,此举其实是美方的“精妙小算盘”,在气候变化领域为美中设置单向“护栏”,即单方面阻断中国因为美高官窜访台湾、美对台军售等踩踏中方底线的行为而中断中美气候对话的可能性。但这种“单向护栏”只对中国起约束作用,却并不能对美国侵犯中国国家主权的行为构成有效制约,因此是一种片面的常态化机制,更是暗含了将“中断中美气候对话”的责任强行甩锅中国的企图。
上述分析了克里此次访华可能的利益诉求和议题设置。除了在上述议题上有所准备,从中方的角度看,还需要提防克里团队强行将俄乌危机与气候变化议题绑定,以气候借口胁迫中国对俄施压。当前,美国朝野存在一种观点,即将中国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购买、使用与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中国的国际减排承诺相挂钩,然后指责中国购买、使用俄罗斯石油不仅破坏了全球气变合作,而且也通过给普京“输血”来加剧乌克兰正在遭受的军事压力与人道主义危机。因此,中俄能源合作议题也有较大概率成为克里对华谈判桌上的筹码,企图实现“一箭双雕”的效果,即一手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减排压力,一手又借减排议题对中俄关系施压。
简而言之,中美双方谈判团队很有可能将在“2030减排承诺”“碳排放补偿机制”“全球甲烷承诺”“例行气候讨论”“俄乌危机与中俄能源合作”等议题上展开交锋。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时存在复杂博弈。其中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既有共同利益、全球公义、大国责任,也有深刻的分歧与矛盾。气候变化领域不是象牙塔,也不是保险箱,大国间的“战略竞争”亦将无可避免地在这个领域全面展开。
我们真诚地欢迎克里特使的来访,更期待两个负责任大国能够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和礼貌,开诚布公地对涉及两国切身利益和人类福祉的重大议题进行深入交谈,取得共识并化作行动,共同造福这个充斥着太多不确定性的世界。(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