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雪:印度急于提升制造业但走错“捷径”
2024-01-19 07:53:19 来源:环球时报
随着疫情后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印度正寻求借机大幅提升自身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尤其乐于追捧印度,除了印度经济的实际表现,一些西方政客显然还掺入了意识形态偏好以及地缘政治考量,西方不少学者一定程度上则是因为能更方便地套用现成理论来解释印度的经济行为。这也多少缓解了他们几十年来一直无法完整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的尴尬,因为几乎所有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都是能自由决策的“经济理性人”,国家通常只适合在“市场失灵”时才现身。有鉴于此,西方舆论对于印度经济包括“印度制造”的观察往往更趋向于夸大而非低估。
国际权威经济机构对印度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预测普遍在6.5%—7.5%之间。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含义就是能充分利用现有要素条件、在合理通胀水平下实现的增长。但潜在的、正常的增长水平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国家轻易能够达到的稳定增速。印度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明显。2020年疫情暴发前印度正处在一个下降周期,当时增速已经连续3年下滑,从2015—2016年最高时的8.3%降至2019—2020年的3.9%。疫情来袭时,常年承受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双重压力的印度政府缺乏足够财政缓冲,接着就是2020—2021年印度经济整体萎缩5.8%。
这种经济上的脆弱性,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发展中经济体,印度的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依然占比过高,而且农业整体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境况。二是出口与内需、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并行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实际上,在疫情前后的十年里,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来自消费和政府的资本性支出。后疫情时代政府逐步削减赤字以回归稳健的财政政策,消费也在短暂释放之后复归常态,印度未来的增长将更加倚重外国投资流入和私人投资的提升。三是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印度经济自由化改革的方向虽然明确,但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欠缺,造成市场信心波动。
随着美国加大对华遏压并怂恿跨国企业和国际资本对华“脱钩”“去风险化”,印度国内一些人自认为在产业链供应链层面“替代中国”的机会难得。但现实是,产业链重构不是产业链解体。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全产业链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这种想法既荒谬也注定代价高昂。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国际物流成本未来无疑将会继续降低,还会有更多经济体主动或被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只会进一步延长,当然每个环节上的竞争也会有所加剧。由于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环境成本、土地成本相对上升,也由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或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攀升等因素,在华外资企业近些年来适当调整国际投资布局实属正常。但至少目前来看,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还是地理毗邻、文化相近且有着自由贸易安排的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印度并没有从这一趋势中显著获益,数据显示2011年到2022年间印度制造业整体占GDP的比重从17%降至13%,工业制成品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1%降至7%。只有在2023年,印度制造业增速才十年来首次超过GDP的增速,但也仅意味着至少这一年印度制造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会再继续下降了。
2024年大选在即,莫迪政府大力宣传“印度制造”取得的成绩。比如,强调目前印度市场上所售99%的手机都是本土生产,而且出口增长迅猛。但印度选民不太容易注意到的是,中印近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其中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就是电子和电气零部件,已经占到中国对印出口的20%。换言之,印度手机制造业之所以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能从中国获得大量零部件。印度电子工业协会近期公开呼吁,为进一步提升本土手机制造的竞争力,也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印度需要降低相关进口零部件的关税。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推出诸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供配套投资以鼓励外资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本土等。在去年公布的新版对外贸易政策中,莫迪政府还提出在县级建立出口加工区,要给予地方在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方面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实施的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进口成本等其他一些措施,又损害着印度作为一个庞大市场的优势。综合下来的结果,是十年来“印度制造”无论增速、在GDP中所占比重还是提供的就业岗位,都远未达到既定目标。从更高的视角也可以说,今天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格局、高新技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演变、全球贸易自由化一定程度的倒退,都使印度“挑战甚至替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
本来印度可以有一条“捷径”,即借着中国的产业升级,阶段性地大力引入中国的制造业投资。但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政治互信,印度急于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越来越多地给来自中国的投资设置屏障;另一方面印度为了“弯道超车”而一直存有某种幻想,为此选择了它自认为的另一条“捷径”,即通过直接获得来自西方国家最前沿的技术。但这几年一直保持高位的中印双边贸易已经证明“脱钩”的不可能;而借别人的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且不论西方国家是否愿意接纳一个“强行挤入者”,单就一个赶超者而言,也几乎没有哪一项进步不需要经历学习曲线上的艰难攀升而一夜之间便能达成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