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的“成绩”,无疑让日本更深度地嵌入美国的全球战略,成为华盛顿遏华战略的“金牌打手”。尤其是双方同意为了强化自卫队和驻日美军的合作而修改指挥统合框架,意味着美国有可能蚕食日本自卫队的指挥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岸田政府能够让华盛顿心甘情愿地给予“国宾”待遇,是以“出卖”日本的自主权为代价的。
岸田去年在美国演讲的时候,就曾自诩在其治下制定的“安保三文件”,是继吉田茂、岸信介以及安倍晋三之后“日美同盟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显然,岸田是将自己视为与前几位首相齐名的日美同盟的“大功臣”。但吉田茂、岸信介虽然是《日美安保条约》的签署者与修改者,但两人都曾对美国说“NO”:吉田茂向美国表示要缓行“再军备”,岸信介则加强了日美同盟的所谓“平等性”。相较而言,岸田对美只说“YES”甚至主动贴靠。
众所周知,日本念兹在兹的就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不少人认为,日本强化自主性是“大国化”的前提之一,因为按常理一个不能自主的国家不配成为大国。但在日本的战略文化中,对于“权力”的追求远胜于对自主独立的渴望。也许可以说,如果能够在国际上拥有更高的“地位”与影响力,即使自主性遭到损害也可以接受,这就是日本习惯依附强者的逻辑所在。
近年来,日本之所以选择贴靠美国,一是日本认为美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依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依附于美国这个强者对自己有利。若美国已经彻底衰落,日本不会像如今这样与美国贴得如此之近,这也是日本崇拜实力的一个体现。二是美国全面打压中国,日本认为有“势”可以借用。如果中美和平相处,日本虽然依然会依靠美国,但不会这么主动、“热情”。
无怪乎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2021年的时候就说,“冷战时欧洲是前线,现在中美对立,前线就是亚洲的日本”。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自己作为美国“打手”的身份沾沾自喜,认为这是自己国际地位提升的表现。
这就是日本崇尚实力,依附强权的战略传统与文化。然而,秉承这种战略文化,日本犯过曾导致严重后果的战略错误。如今难道是要重蹈历史覆辙?
崇尚实力,追求权力,曾经让日本不知限度,走上对外扩张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成为“列强”之一,向周边扩张侵略,强占中国台湾,吞并朝鲜半岛。身为一战“战胜国”,成为所谓的“五强”之一后,日本加速自我膨胀,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然历史条件不同,现在的日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搞领土扩张,但不知限度这一点却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近年来日本利用美国对台战略的变化,介入台海的动作由暗转明,态度变得越来越张扬。安倍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2023年麻生窜访台湾时甚至称“日美台要做好战斗准备”,丝毫不顾“不干涉内政”这一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崇尚实力,追求权力,让不少日本人相信“国强必霸”,导致对他国的误判。这些年来的日本安全战略,关键词是实力、威慑、制衡;日本战略文化的核心是“霸道”,一切靠实力说话,对国家间关系也往往持零和思维,你得必是我失;无法理解、不能接受双赢的“王道”战略观。因此,日本的当权者“以己度人”,认为其他国家和它一样,只要变强了,就会对外扩张,中国的和平发展,在日本看来也就成了“威胁”。这些年来,日本官方文件屡屡声称“日本的外部安全环境空前严峻”,这既是为其扩军制造借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战略观的一种体现。
崇尚实力,依附强权,却曾经“所托非人”,走上错误的“不归路”。1940年,纳粹德国“横扫”欧陆,日本上下充斥着“不要错过这班车”的氛围,也就是不要错过与德国结盟的机会。当时的日本社会大体认为,强权的德国“代表了历史的方向”,与德结盟会让日本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权力资源。这种思维,同现在日本一定要加紧与美国绑定的想法,几乎如出一辙。当年所犯的错误,难道如今要再来一回?日本的决策者难道没有想过,与美国深度绑定,意味着日本很可能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跟随者,被迫卷入它本可以避开的冲突与麻烦,最终损害的只会是自己的长远国家利益。
崇尚实力,依附强权,往往容易高估自身的实力。1941年日本之所以敢于偷袭珍珠港,主动挑战工业实力远胜于自己的美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恃背后有德意日同盟的支撑。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结果证明了日本太过高估自身实力。近年来日本在所谓的“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框架下到处煽风点火、拉帮结派,似乎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它却忘了,这本身有着美国撑腰的“狐假虎威”。
已故著名政治学者五百旗头真曾告诫日本的领导者,日本不应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五百旗头真主张日本并不需要完全听从美国,“日美同盟与日中协商”应该成为日本外交的两条腿,日本应该成为中美之间的“关键中间者”。五百旗头真是国际关系史与日美关系史的权威,他正是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上述政策建议的,但他始终无法唤醒国内那群“故意装睡的人”。或许,只有错误导致的失败,才能让日本的决策者明白五百旗头真教授话中的深意。(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