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黄日涵:德智库学者对中德合作潜力抱有信心

2024-05-25 10:23:18       来源:环球时报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条消息传来之时,笔者正在德国调研。而在此之前,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总额超2700亿美元。近几年由于美国塑造的所谓“政治正确”和构建的“小圈子”,绑架了德国乃至欧洲,经贸上的影响正在显现。


5月4日至8日连续5天的时间,笔者所在的中国学者团走访了德国阿登纳基金会,拜会了一些中资机构,参加了全球解决方案峰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接触到很多一手信息,德国的焦虑感我们能感同身受。截至目前,欧盟经济的重要引擎——德国尚未找到振兴经济之路。2023年第四季度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增长率低于法国和意大利。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对经济复苏持谨慎态度,更有悲观者预计德国经济在2024年将连续陷入负增长。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紧张情绪已蔓延到德国智库,在和阿登纳基金会等德国知名智库交流时,德方学者均有此担忧。


当前的德国,主要面临两重压力的叠加。第一,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仍在持续,短期内很难看到停战的希望。在冲突阴影下,着眼国家安全的需要,德国不得不依赖美国及北约,而华盛顿也在安全上拿捏着德国。


第二,能源从竞争优势变成被美国抓住的“痛点”。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国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德国。过去,由于不仅可以获得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成为自己制造业竞争的优势,德国还可以在与欧洲的中转贸易中,获得一大笔利润。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德国必须花高价钱舍近求远购买能源。德国的冬季比较漫长,对能源需求量更大,叠加之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延宕德国经济复苏。


恰在此时,美国借着通过向德国出售天然气的机会,持续抬高价格,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美国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提供高达数千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最终迫使欧洲新能源企业转移到美国,抽空德国实体经济,对德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在“大西洋同盟”的“政治正确”绑架下,德国以及欧盟国家不得不依靠美国,这对欧盟的战略自主是一个巨大考验。


与此同时,受“政治正确”因素影响,在多党联合政府下,德国一些部门对中国企业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微妙。这些政府部门嘴上说着不能“脱钩”,却在持续炒作“去风险”以及“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当前中企在德国的营商环境变得更困难。笔者调研的多家中资机构均表示,当前在德国的经营受政治干扰多了,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欧洲一些政客对美国亦步亦趋,在经贸决策上跟随美国的步伐,放大安全影响,冲击了欧洲的经济自主性。


在与德国智库学者交流中还能发现,美国正不遗余力从舆论上给中德中欧之间打下楔子。比如,中国和德国以及欧盟之间并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但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炒作中国不能在与俄罗斯从事贸易的同时,加强与欧洲的合作。但美国鲜有以这种立场指责同样与欧洲和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的印度。因此,这种做法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驱动性非常明显。


德国智库学者普遍认为,德中关系如果被弱化,这对两国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德国的经济冲击将更大。今年4月,德国总理朔尔茨率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此访恰逢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而且用德方学者的话总结,此次访问规格高、时间长、议题广,到访城市多、随员规模大、交流方式多样。而且,中德贸易额保持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德国对华投资也占欧盟对华投资的三分之一。中国市场很大,中德合作有很大的潜力,目前中德在汽车领域、新能源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合作。德国智库学者说,这些正是他们对中德关系发展的信心所在。


在交谈中,德国学者提到一个细节,即默克尔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曾经13次访问中国,对中德关系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场中德学者对此取得一致共识。当前德国需要有智慧的政治家,打开思路,不能被美国塑造的“政治正确”所绑架,求同存异,寻找双方合作的新领域。越是困难,越需要交流。笔者从某中国航司驻德国代表那里了解到一个好消息,随着中国对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免签政策,目前乘坐航班到中国的欧洲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不仅可以促进双方人文交流的发展,还能提升彼此的认知水平。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中德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只要跳出“政治正确”,找到新时期有效合作路径,就能携手努力推动经济复苏,为促进世界和平贡献更大力量。(作者是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