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翁山淑枝为何拥抱"一带一路"
2018-12-13 09:41:11 来源:联合早报
近日,缅甸正式成立“一带一路实施委员会”,并公布了委员会的组成。这其中,国务资政翁山淑枝亲自担任主席一职,第一副总统敏瑞担任副主席,内政部长、边境事务部长、国务资政部部长等部长级领导担任委员。
如此高规格的配置,让外界对缅甸拥抱“一带一路”的积极姿态高度关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正陷入“债务陷阱”困扰之际,缅甸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可谓“雪中送炭”,尤为可贵。
翁山淑枝上台之后,缅甸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石油管道正式输油,皎漂深水港及工业园项目、经济走廊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项目也签署合作协议。这些大型合作项目的启动,不仅重振了中国企业投资缅甸的信心,也使得因密松大坝事件受损的双边关系得到迅速修复。同时,这也使得中缅双方更有信心和动力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比如,中缅石油管道直到去年5月才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正式运营。皎漂深水港和工业园项目早在2015年12月就中标,但直到今年11月才签署了开发框架协议。中缅经济走廊于去年11月由中国提出,今年9月才签署谅解备忘录。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于去年5月提出,今年10月才完成选址工作。
中缅“一带一路”合作进展不快的主要原因,在于缅甸对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来推动中缅经济合作缺乏足够的热情,这与缅甸政府将民族和解作为头等大事来应对大有关联。按照缅甸政治精英的理解,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在执政的头两年里,缅甸民盟政府对民族和解进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希望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积累执政业绩和巩固民意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民盟在民族和解问题上已经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
由于对民族和解问题的过度关注,经济民生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当然也不排除罗兴亚问题对缅甸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实际上,自民盟执政后,缅甸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落后于前任政府(登盛政府),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还出现了更多的问题。这一点在缅甸近期的议会补选中得到了一些体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经济表现不佳是民盟失去部分议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任由目前的经济颓势延续下去,民盟在2020大选中的选情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民盟政府开始愈发重视经济民生问题的改善。而在这一方面,缅甸能够依靠的外部力量并不多,中国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在这种背景下,缅甸当然希望抓住机会,打一场经济“翻身仗”,为2020大选积累政治资本。这也是为何缅甸近期对“一带一路”热情高涨,并密集采取重大措施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缅甸是“一带一路”向南推进的重点区域,是“一带一路”顺利“开花结果”的重要突破点。因此,中国提出建设中缅经济走廊,希望以此提升中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水平,将经济走廊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标杆。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将中缅经济走廊与中巴经济走廊相提并论,认为这两大经济走廊将是中国“一带一路”成败的重要风向标。尤其是在外界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声越来越强烈、指责越来越频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更需要加速推进中缅经济走廊,以实际行动来破解外界对“一带一路”的指责和悲观预测。
正是在这些考量下,中国积极主动地推动缅甸参与“一带一路”,尤其是经济走廊项目。换言之,来自中国的催促和压力也是缅甸加快推进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外部因素。比如,今年9月11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和缅甸计划与财政部部长吴梭温,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双方就中缅经济走廊合作理念及原则、联委会工作机制、早期收获项目、合作规划,以及推进重大合作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并成立发展规划、产能与投资、交通、能源、农业、边境经济合作区、数字丝绸之路、生态环境、旅游、金融、信息,以及地方合作等12个重点合作领域专项工作组。
11月24日,宁吉喆又赶赴缅甸拜会翁山淑枝,并与缅甸计划与财政部、外交部、交通与通讯部等部门领导会谈。在中国的积极行动下,缅甸也成立相对应的委员会来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在缅“落地生根”。
毫无疑问,近期“一带一路”在缅甸积极推进的局面,是由中缅双方的共同需求所促成的。在中缅都成立高规格机构来推动“一带一路”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实施肯定会加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带一路”在缅甸就会一蹴而就。相反,具体合作项目的规划、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仍需要中缅双方妥善解决。因此,“一带一路”在缅甸仍然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只是在委员会及工作组等政府机构的督促和推动下,速度会有所加快。(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