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是合作的基础,误解是互信的大碍。在今天复杂的中美关系中,美国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解已成为松动两国战略互信基石的“蝼蚁”。弗兰西斯·培根在梳理人的认识容易陷入的误区时,曾经形象地把那些因立场、偏见不同而产生的主观认知称为“洞穴假相”。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但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不相同,过去受到世界范围冷战的影响,两国交往不多,双方都生活在自己的“洞穴”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是难免的。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走出国门,到美国旅游、求学、工作和发展,打开了眼界,也了解了美国,从而消弭了隔阂,为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的经验证明,“洞穴假相”是能够消除的,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是能够建立的。
现在,新的问题发生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2/3,焦虑、失望、恐惧之情开始在美国政界乃至社会中蔓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激烈的反应,同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误解有关。这种“不了解”和“误解”,对于这两个经贸关系密切的大国来讲,已经成为两国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战略互信的“理解赤字”。
美国绝大多数人包括一些议员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他们只知道今天的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而他们头脑中的“共产党”就是苏联的共产党,或者说就是冷战时期在媒体上被频频曝光其阴暗面的苏共。以对苏联共产党的“了解”来认识中国共产党,这是美国许多人今天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误解的重要原因。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诞生的,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列强都欺侮和侵略过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出现了“振兴中华”的民族复兴潮流。在中国,民族复兴不是狭隘的“排外”。中国人在遇到民族救亡这一严峻挑战时首先反省自己落后了,认为要摆脱被列强侵略和奴役的悲剧,必须先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学习过西方的机器制造技术,学习过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学习过西方的多党制、两院制、内阁制、总统制,这些学习都十分真诚,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使中国人又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看到了新的曙光,进一步懂得了民主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类型的民主,还有其他类型的民主。中国人到处寻找真理,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和世界社会主义潮流的交汇中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自己的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要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能靠别人,而要靠自己。特别是在同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错误指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但苏共十分反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没有错,并在改革开放中继续提倡这一思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虽然都叫“共产党”,但由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同苏联共产党不一样,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要问中国共产党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以对苏联共产党的这种“了解”来认识中国共产党,必定会产生误解。因此,我们说:要读懂中国,关键就在读懂中国共产党。
有个朋友告诉我,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国全面了解的人并不很多,就是了解中国的人也不完全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他们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不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而只有共产党一党在执政。在美国一些人心目中,更有说不完的误解、误读。他们质疑这样的政党制度和独裁、专制有什么两样。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说明一下: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是一党制。中国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体制。“一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多党”指的是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美国的两党制、法国的多党制都是在自己的历史中形成的一样,中国的政党制度也是在自己的历史中形成的。近代以来,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政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另一个大党中国国民党经历了合作、破裂、斗争,再合作、再破裂、再斗争。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中国共产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提出了抗战胜利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但是这一政治主张和谈判形成的协定最后都被国民党否决了,他们决定用美国政府支持的武力彻底消灭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不仅把共产党作为对手,也对一些民主党派包括主张实行“中间路线”的民主党派人士充满敌意。由各个民主党派组成的中国民主同盟在1947年10月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当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权后,决定夺取全国政权。但是,共产党没有凭借武力独霸政权,而是一如既往坚持人民民主的思想,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有的民主党派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决定自行解散。事实上,有的政党确实很快就解散了。但共产党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毛泽东亲自出面做工作,希望民主党派不要解散。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毛泽东还说过:“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仅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
毋庸讳言,我们在对待民主党派问题上也犯过错误。改革开放后,共产党总结了这方面错误。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问题上,邓小平在毛泽东讲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后又加了八个字“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十六字基本方针。江泽民进一步把民主党派定性为“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政党制度从形成到完善,充分证明了它和独裁专制毫无干系,其本质就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许多人常常会问:你们既然也主张民主,为什么不实行和我们一样的政治体制,为什么不搞竞争性选举?
前几年,全世界充斥着万花筒般的民主鼓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尽管引起这些事变的原因各不一样、结果也各不相同,尽管那些国家的人民在这些事变中并非都享受到了民主的权利,但在许多媒体的报道和学者的著述中都被戴上“民主”的桂冠。这样,在民主成为一种时髦的同时,也在一些国家成为许多人付出极大代价而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在美国和欧洲,虽然许多人认为中国没有民主,但也有人感到困惑。你说中国没有民主,但中国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不仅发展快,还很活跃,甚至连西方许多国家都不及。须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要让公民享受自由的权利,包括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创业、自由迁徙、自由发展的权利;二要让公民享受平等的权利,包括平等享有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平等交换商品的机制、平等交流信息的环境等等,而具有这样的自由和平等恰恰是民主的实现。
应该讲,要真正搞清民主这个东西并不容易。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和他之前的许多学者都讨论过“什么叫民主”这个极其复杂的基础性问题。在中国,也一直在探究民主这一重大问题。中国人民谁都知道,用民主取代专制、集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对于今天的中国讲,在要不要民主的问题上,早已形成共识,进一步在探索的是: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才更有利于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美国和西方许多人提出的中国为什么不搞竞争性选举的问题,第一,这不是事实。中国有选举民主,只不过在目前阶段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在县和县以下的人民代表是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以上的人民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这些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都是竞争性的选举。第二,中国正在不断完善选举民主。在县一级实行直接选举制度,不论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必须实行差额选举,等等,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中国的选举民主,还在路上。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选举民主具有公开性、竞争性等优点,但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它不能真正体现民主的本质。由于选举民主一般都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进行,虽然人人都有一票的权利,但只有一部分选民的意志和诉求能够得到实现,而不能使全体选民的利益都得到实现。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在论述人民政协为什么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后还要存在的必要性时,曾经说过:“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请注意这句十分朴实的话,其政治学意义就是指出了选举民主势必会使选民形成“多数人”与“少数人”的矛盾,以及选举无法实现“少数人”民主权利的问题。破解的办法就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建立了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不仅有人民政协这样的专门协商机构,还建立或完善了政党协商制度、人大协商制度、政府协商制度、人民团体协商制度、基层协商制度、社会组织协商制度。这样,就形成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政治制度。
显然,说中国“没有选举”“没有民主”“不是民主国家”等等,都是对中国极大的误解。新中国不仅一开始就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始终在为坚持和完善民主而奋斗,还有许多自己的创造。这些创造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这对于现在西方国家许多正在反思怎么样完善民主制度的人来说,也是可以作为一个案例来研究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只允许你们开筑具有你们特色的通往罗马之路,而不允许中国开筑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往罗马之路呢?(作者李君如,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