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东北亚问题观察者都注意到,自今年6月以来,美日韩关系明显呈现趋冷态势。一方面美日的紧密关系呈现松动迹象,以经贸合作为标志,日本“脱美入亚”的示好不断,举动明显,在中美贸易博弈的内涵和外延日趋复杂之际,中日关系在实现正常化基础上不断释放新的利好就是一个佐证。另一方面,美韩关系因双方在对朝政策取向上分歧扩大,美方在日韩此轮矛盾上明显偏袒日方,在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延期问题上居高临下的施压不断,加上在分摊军费问题上要价过高以及战时指挥权移交遥遥无期,这些都导致韩国官产学及社会各界对美一边倒的负面情绪高涨,主张“去美国化”的声音加大。
美日、美韩关系的温度差,日韩矛盾的悬而不决,也传导至美日韩三边组合。美国居中调停日韩关系乃至拉紧安保纽带的能力明显弱化,导致美国利用日韩强化在东北亚、亚太乃至印太的地缘战略受到空前挑战。那么,美日、美韩关系抑或美日韩关系且行且冷的症结究竟为何?这种状态是短暂的,还是业已形成中长期走势呢?面对美日韩关系的双边乃至三边变化,中国又该如何定位及做出相应选择呢?
客观说,美日、美韩、日韩乃至美日韩关系的上述变化,成因错综复杂,走势不太容易准确概括,但以下三点可能具有一些现实和趋势意义。
一是在坚持多边主义理念方面美日韩出现重大分歧。随着华盛顿掀起“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在贸易上推行保护主义,在国内政治动员上鼓噪民粹主义,对贸易伙伴以至于盟友摆出种种霸凌做派,依靠外向型发展、在多边体系中求生存的日韩立即面临地缘及经贸压力的陡然上升。是否继续坚定地在多边框架下追求各方利益最大化,成为美日、美韩关系渐行渐远的一道分水岭。
二是在维护地区安全上日韩开始重视域内合作。长期以来,日韩都遵循“安全上依赖美国”“经贸上立足全球”的平衡战略,在地缘安保战略取向与选择上向美国看齐。但随着这届美国政府不断收缩安保战线,在安保成本上摆出逼盟友让步的咄咄逼人架势,加上日韩所处的东北亚地缘局势总体向好转圜,朝核问题烈度下降及走势基本可控,日韩两国均不愿再激活冷战思维,都开始强化域内的安保合作,摸索建立中日、中韩双边乃至中日韩多边安保沟通及管控机制,不愿意继续充当美国应对中俄乃至中俄朝的牺牲品,在安保合作上降低对美依赖的声音开始增大。
三是互利共赢的经贸纽带让日韩选择了区域合作。面对和平与发展主题没有逆转、各国追求社会福祉与民生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的现实,中国推动东北亚乃至亚太互利共赢合作的努力,逐渐吸引日韩选择了通过区域合作发挥优势,通过互利互惠挖掘潜力,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融入模式。
面对日韩看似无奈实则务实的选择以及美日韩关系的微妙变化,作为地理上日韩搬不走的邻居,中国应放大自身作为东北亚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发展建设者、区域稳定维护者、合作机制创新者、区域和平贡献者的定位。以深化中日韩多元化合作推动构建东北亚经济圈,以中日韩民心相通推动塑造东北亚共同体,以强化中日韩为主的经贸合作深化一体化认知,以三国之间的互联互通营造区域归属感。
作为重点突破的领域,一要推动将双边或三边中央政府的合作向地方政府民心工程下沉,形成国家层面的合作直接带动地方合作。二要立足以文化理解整合经贸合作,依托中日韩的儒家文化基因,塑造共同的文化意识与人文理解情怀。三要放大中日韩智库影响各自政府和决策的“二轨”作用,以智库交流与合作带动双边政策沟通、三边相互理解。
这一轮美日、美韩乃至美日韩关系的变化凸显了日韩更多考量本国战略利益的良苦用心,也体现了其追求灵活外交与务实合作的态度,它们的选择无疑具有合理性与现实性,或许会延续一波较长周期。中国的选择与应对其实是一以贯之的,因为中日、中韩抑或中日韩追求区域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存共荣共生的愿望与目标是共通的。(作者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