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已经成了这几年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流行词。但如果说一些美国政要渲染与中国脱钩,还自恃其部分产业占据产业链上游,手里多少捏着高科技和资本的底牌,那么对一个处于产业链下游、在生产消费领域严重依赖中国产品、亟需更多外来投资刺激经济的印度来说,于理于利都说不通。更何况在经济形势严峻、失业飙升、百业凋敝的后疫情时代,与中国脱钩就是与印度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脱钩。
这些年,中国长期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2019年,中印贸易额增长至近千亿美元,近20年增幅约32倍。1000多家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印度产业园区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投资,累计投资额已达80多亿美元。30家印度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中,就有18家接受中国投资。与此同时,印度企业也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累计投资额近10亿美元。120多家印度企业在华从事信息技术、纺织、食品加工等领域工作。印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在华印度企业的商业环境》报告显示,2019年75%的在华印度企业均在中国盈利,98%的企业表示将继续在华投资。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印经贸合作为两国企业带来的实际利益有目共睹。
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是一个多年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而中国是全球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印度产业要有所作为离不开中国制造。多年来,印度从中国进口制成品有效降低了印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也增加了印度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
根据印度商务部统计,2019年印度从中国进口683.7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占其总进口额的14%,超过70%的原料药、25%左右的汽车零部件、45%的电子产品、90%的手机零部件、80%的纺织丝线、65%至70%的成药中间产品进口自中国。以制药为例,有着“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药企虽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但离不开大量中国生产的有机化工产品作为原材料。今年初,中国生产原材料的企业因抗疫一度停工,致使部分印度药企因库存不足被迫停产。联合国3月初报告称,印度是受中国生产放缓影响最大的15个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产品在全世界有很高的比较优势。这对印度这样一个人均收入仅为中国1/4的人口大国来说,中国产品降低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成本,缓解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自身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多年来多次因中印关系出现问题,印度部分团体抵制中国产品但最终“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
目前,小到锅碗瓢盆神像,大到各种家用电器,印度市场上遍布中国商品,有50%的耐用消费品零部件、80%至85%的压缩机、95%的洗衣机进口自中国。截至2019年12月,印度拥有5.022亿智能手机用户,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超过77%的印度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当地业界普遍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小米、Vivo等品牌持续为智能手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用户。
与中国经济脱钩更是与当今印度重振经济的方向背道而驰。在莫迪政府第一任期内,印度经济年均增速达到7.3%,而受内外环境和自身结构影响,去年已放缓至4.2%。为控制疫情发展,印度今年以来已经连续“封国”,令经济雪上加霜,创下11年来的新低。统计显示,“封国”期间印度70%左右的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失业率由3月的8.7%攀升至23%以上。世行预计印度2020-2021财年经济增速为-3.2%,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计增速-4%。
在全球经济衰退、国际投资意愿下降、公共支出剧增的情况下,印度的当务之急是加大投资,为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而不是无理性发泄情绪,人为排斥中国投资,建立所谓“去中国化”的本地供应链。国际业界普遍共识是,全球产业链当前的分工复杂程度远甚于本世纪初,供应链调整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中国的规模效应很难替代,即便美日欧在疫情后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都非易事。印度应该看到,印度对华进口只占中国总出口额的3%,如果印度继续在这条路上任性下去,将进一步加重民众经济负担,影响自身出口产品竞争力,阻滞其迈向制造大国、出口大国的经济转型。即便中国出于善意,不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到头来最受伤的还是印度自己。(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