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的欧洲"魅力外交"与蓬佩奥的"胁迫外交"
2020-09-02 09:46:39 来源:观察者网
8月30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德前一天发表了一篇题为“到访法国的中国外长在向欧洲示好”的报道。文章表示,王毅8天5国之行的重点有两项,一是向欧洲多国展现“魅力外交”,二是驳斥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
而看看此前欧洲媒体对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欧的报道,用词除了“警告”就是“敦促”, 蓬佩奥的颐指气使、高高在上让欧洲人非常不爽。因此,布拉格拒绝签署在本国5G建设上排除华为的声明,奥地利也仍然没有排除华为的打算,也算是一种硬气的回应。
一边是“魅力外交”,一边是“胁迫外交”,欧洲到底会接纳谁?国家无论大小,有谁愿意接受胁迫呢?
不同待遇
当时蓬佩奥来欧洲,绕开柏林;“德国之声”评论称,跨大西洋关系跌到了低谷。其实,这是蓬佩奥的聪明之举,因为他知道在柏林将遭遇更大的冷漠甚至反击。
而王毅在欧洲的待遇则不可同日而语:在意大利,王毅代表已经控制疫情的中国再次与意大利“碰肘”抗疫,意大利外长迪马约也发出了“两国重启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共同重振经济”的期许;在荷兰,首相吕特热烈欢迎王毅,强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在挪威,首相索尔贝格希望同中方尽快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期待早日再次访华。
王毅访问欧洲多国最后一站是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28日表示,欧洲和中国应该在彼此可以合作的话题上继续对话。但是,据我们的前方记者报道,默克尔以联系太晚为由可能不与王毅会面,而德外长此前曾会面乱港分子,香港国安法等问题可能会成为焦点。
荷兰首相吕特会见王毅(图/中国外交部官网)
法国的反馈
王毅欧洲之行,在法国停留的时间较长。法媒认为,王毅此次访法重在增强两国互动,凝聚双边共识。
法国《费加罗报》称,法中两国领导人保持联系非常重要,马克龙曾承诺每年访华,两国元首互动频繁。王毅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首次出访,是法中战略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认为,王毅此访有助于筹备欧洲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于9月举行的线上视频峰会,欧中贸易协定预计会有重要进展。
法国《十字架报》称,王毅的欧洲之行旨在再次展示“外交魅力”。该报援引一名评论家的话称,在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美国拉拢盟友压制中国之际,用一趟魅力之旅修复与欧盟的关系是中国外长的主要愿望。
王毅访欧之前,法国政界就已经开始预热。在8月26日的法国雇主协会年会上,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呼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他抨击个别大国奉行保护主义,损害国际团结和多边合作,采取这种做法的人不会成为最终赢家,重申要同中国探讨重新平衡贸易与投资,并就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合作。对于对华较为强硬的勒德里昂来说,此番表态实属不易。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巨大,中国有可能是今年唯一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将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机遇。此外,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欧洲应当重视和延续与中国的合作。
王毅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共同维护人类和平发展的进步潮流》的演讲(图/中国外交部)
王毅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演讲之后,拉法兰则表示中国外交部长访法,有助于两国沟通,并解决一些分歧。拉法兰在现场还同王毅就中法、中欧之间关系和如何继续深化务实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8月27至28日,为了配合王毅外长访法,拉法兰领衔的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还举办了线上年会。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帕斯卡尔·博尼法斯在会上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力强大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是坏事,遗憾的是美国却把这当作“不可接受的事”。以法中关系为例,在过去40年间,法国和中国的经济体量关系几乎调换了位置,两国在贸易和战略领域寻找到平衡点,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欧洲国家不应屈从于美国加入对华“围堵”行列,而应明确立场,与中国携手维护多边主义。
法广记者30日报道说,几个月来,中国的外交风格一直很强硬,而王毅的此次巡访却展现出魅力外交。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邦达兹(Antoine Bondaz)就王毅到访法国发表推文,质疑爱丽舍没有遵守外交礼仪,遵守对等原则。法国外长到访北京并未获得中国国家主席的会见,为何马克龙总统今天亲自会见王毅?他的这个质疑,正好表明了马克龙对中法关系的重视,也显示了王毅部长“魅力外交”的成功。
欧洲的考量
王毅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德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大西洋事务研究员以及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副高级政策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欧洲对美中双方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说,如果中国能够保留进入欧洲市场和技术的机会,就可以减轻其地位在美国受到挤压的影响;如果欧洲和美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采取不同的做法,就会降低集体影响力;如果欧洲在政治、价值观和安全问题上避免与美国结盟,那么中国就更容易将当前与美国的动态(current dynamics)描绘成一场实力的较量,而不是对自己行为的反应。相反,如果美国能够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与欧洲建立共同战线,(美欧)双方将继续占据优势地位。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项目暂住研究员考克(Philippe Le Corre)表示,在这次访问中,中国似乎专注于影响欧盟最大的成员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这表明北京明白欧盟内部的权力在哪里。
他认为,欧洲是一个容易分化的地方,在过去12年里,中国一直与欧洲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有利的。但最近几年中国在欧洲的“态度”,已促使部分欧洲领导人重新考虑,并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等国拉近关系。中国外长此次欧洲之行,可以说非常及时。
《新德意志报》提到,布鲁塞尔手中握有很多还未打出的好牌: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市场,超出第二名很多,在美中贸易战白热化的形势下,北京决不可能再失掉欧洲。对北京来说,欧洲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可以理解,欧洲可以不站队中国,但至少不站队美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卢瓦佐(Nathalie Loiseau)在接受法广记者施米特(Heike Schmidt)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个文明大国,希望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合作。
法国记者阿里·拉伊迪(Ali Laidi)认为,欧洲在中美全面竞争尤其是技术竞争中有所缺位,应向中国学习,提出长远、详细的发展计划并落实具体支持举措,应在欧盟内部形成集体合力推动多边合作。
还有法国记者还注意到,在今年的中国两会上,王毅曾形容中欧关系时用了“真朋友永不言弃”这样一句欧洲谚语。法国记者表示,王毅此次访欧时间长达8天,充分反映出中方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
对华心结
当然,迎接王毅访欧的不同声音肯定会存在的,否则怎么能显示西方的自由民主呢?
我的邻居帕斯卡在法国经济财政部工作,他说法国政府内部有人对王毅访问欧洲的效果并不看好,一是马克龙以“通讯安全”为由婉拒了华为在欧洲“突围”的计划,二是法国对中国近年来强硬的外交风格不满,特别是香港国安法的出台,让法国和德国本来想拉近与中国距离的决心受到了“打击”。
一位从事地缘研究的意大利朋友也告诉我,意大利外长迪马尤虽然重申意中两国是战略伙伴,但也表示意大利将高度关切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进展。
看来,香港国安法已经成了很多欧洲国家的一个心结。如何打开他们的心结,或许是进一步改善中欧关系的关键。但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因为欧洲的心结,就放任香港再次乱起来。其实,王毅在访欧过程中,已经亮明了中国的立场,也平和表达了“各国政府都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干涉别国内政”,特别是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
《欧洲时报》发表社论称,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洲,对中国至关重要,对在此间生活发展的华侨华人也至关重要。我们期待双方在欧洲疫情肆虐、防疫进入持久战、世界不确定因素增加的不利环境下,务实求真、平等相待,“并肩”打好经济重振这场关乎双方国计民生的新的战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