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在海口举行
2020-11-07 21:59:14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海口线下会场
11月5日,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名专家学者、驻华外交官、前政要及部分涉海国际组织代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与会。
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海口线下会场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作开幕致辞。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尔·洛奇先后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通过线上方式作主旨演讲
阿罗约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菲两国地缘相近,双边关系非常重要。南海争端只是两国关系的一部分,双方应综合考量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需求并开展合作,才能真正达到互利共赢。阿罗约回顾了菲律宾与中国、越南在南海开展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合作的成功经验,认为共同开发无损相关方权益主张,并呼吁南海沿岸国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海洋环境保护等功能性领域的合作,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在现场作主旨演讲
傅莹指出,新冠疫情的暴发提醒我们,全球治理亟待完善,国际协调机制的效率亟待提升,在海洋治理领域也是如此。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探寻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必由之路。海洋合作与治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与海洋的和谐共存,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这离不开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保障。南海地区国家需要秉持更加宽阔的、超越“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海洋视野,更多思考共赢和协同发展。傅莹阐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强调中国提出的“双轨思路”是解决南海问题最为现实、可行的办法。
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尔·洛奇作视频发言
洛奇在发言中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确保国际海底资源开发造福全人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相关措施,并强调在国际海洋治理领域推行多边主义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洛奇表示赞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出的“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确保所有国家平等享有发展权利和机会,遵守同样规则”。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作开幕致辞
吴士存在致辞中指出,在世界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疫情、推动经济复苏的特殊时期,共同探讨应对当前全球海洋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海洋环境危机,包括海平面上升、渔业资源枯竭和海洋垃圾污染等问题。然而,“逆全球化”思潮也正从美国向世界各地蔓延,并延伸至海洋领域,抑制了全球海洋合作的意愿和动力,冲击了基于多边主义原则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如何逆势前行、有效维护基于多边主义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是当前开展全球海洋合作与治理的首要问题。论坛旨在建立一个关注全球海洋问题、探讨海洋治理、推动国际海洋合作的国际学术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向全球海洋治理和合作发出“南海声音”,提供“南海经验”和“南海方案”,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亚洲国际法研究院创始人郑若骅在线上作主旨演讲
亚洲国际法研究院创始人郑若骅在演讲中表示,与依赖对抗和国际法的“西式方法”相比,基于相互理解的“亚洲方法”更有助于国家间建立友好关系,也是促进争端解决的最优选择。《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订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实践已充分表明,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在于区域内相关方间的利益协调与务实合作,外部因素的介入只会加剧区域紧张局势。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培育互信,扩大共同利益,为促进争端解决创造条件。
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也将在论坛期间就中美关系发表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代表将围绕全球海洋治理与区域实践、当前南海形势与热点问题、海上安全合作与风险管控、南海区域秩序构建、海洋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海洋前沿问题研究和海洋治理能力建设、海洋治理新思路与新倡议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