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南海“孤立中国”意欲何为?
2016-01-30 17:00:44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1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指责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将使中国陷入自我孤立(self-isolating)”,从而“促使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向美国靠拢”,借此强调美国“维持在亚太地区军事优势”的必要性。且不论卡特此番言论与本次论坛聚焦“世界经济形势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题格格不入,在笔者看来,其所言偏离事实,美国在南海的一系列行为表明,美国意欲在南海“孤立中国”,而非中国“自我孤立”。
关于南海岛礁建设的有关情况,中国已通过各种渠道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进行说明。中国的岛礁建设意在改善岛礁驻守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在南海的灾害预防、搜救等能力,并以此加大向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海上搜救、航道安全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中国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卡特此次再度提及的对中国南海岛礁军事化问题的忧虑,中国领导人和有关政府部门亦多次表明了立场。1月20日,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通话时已再次明确表示,“我们绝不会谋求岛礁军事化,但也绝不会不设防,防御设施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我们受到威胁的程度。”正是美国频繁派军舰和军机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附近,摆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迫使中国在新建岛礁进行一定的军事设施建设,以保证中国驻岛礁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事实上,2009年以前,在美国等域外国家尚未如此高调干预和介入的情况下,经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南海形势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特别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后,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同周边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此后,为应对南海局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双轨思路”,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不遗余力推动同南海周边国家的共同开发和海上合作。需特别指出的是,为加强海上合作而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运作顺利,中国-东盟海上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国-东盟海洋学院、海洋环境预报与减灾系统建设等一批项目近期已相继开始建设或运行。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极大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经济、环保、互联互通、防灾减灾和海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反观美国,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其不断加大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力度,推动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美国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军事援助等手段增强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对抗的能力,多次表示支持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提起仲裁,挑起针对中国的南海“法律战”;同时,美国加强在南海周边的军事投入和部署,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派军舰和军机进入南海;此外,美国还积极促使日本、澳大利亚等南海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鼓动日本、澳大利亚加入其在南海的巡航。美国试图通过上述系列举措以联合其他国家,达到孤立和遏制中国的目的。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由南海问题的幕后推手成为直接干预者,逐步将南海问题演变成为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博弈,部分同中国存在南海争议的国家被迫向美国靠拢。因此,正是美国意欲孤立中国,并拉其他国家“选边站队”。
1945年,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到中国调停国共谈判失败,在其致杜鲁门总统的辞职信中对美国在国际上的言行不一进行了批评,他指出,“我们外交政策令人惊奇的特征是,我们所宣示的政策和我们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其间往往大为不符。”时至今日,美国俨然以南海争议“调停者”自居,虽然一再宣称其目的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但其强势干预事实上进一步推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复杂化和长期化,其角色也正在由“搅局者”逐步演变成南海问题的麻烦制造者、局势升温的推动者。
总之,如果确实如卡特所说,美国在南海“可以避免与中国冲突”,其应调整霸权主义心态,充分理解和照顾中国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和关切,在涉南海议题上保持客观和公正,减少对中国的猜疑和战略焦虑。尤其是在美国舰机南海巡航和对中国南沙岛礁抵近侦察等问题上,美国应有所节制,防止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同时,应在双方已建立海上和空中意外相遇规则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海洋安全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关于管控海上危机的定期对话机制,以此扩大共同利益,有效避免双方产生战略误判,有效管控分歧,避免双方在南海陷入冲突和对抗,从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作者为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蔡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