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时 评

如何防范南海冲突升级——吴士存在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南海分论坛上的发言

2017-06-25 15:09:52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2017年6月24日至25日,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南海研究院吴士存院长应邀在南海分论坛发表演讲。现将演讲全文附录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2016年下半年以来,受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尘埃落定、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基本告一段落、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加强多边和双边对话磋商等积极因素的推动,南海形势持续朝着“降温、趋缓”和回归合作的向好态势发展。


在双边层面,中国与有关声索国积极推动重回双边谈判正轨,并致力于加强海上务实合作。今年5月,中菲在贵阳举行了首次两国政府间南海问题双边磋商会议,就中菲两国建立信任措施、促进海上合作与海上安全,以及争议最终解决建立了机制性对话平台。同时,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还逐步抛弃竞争、冲突的“零和”思维,加强海上执法安全合作。目前,中国已经与菲律宾、越南海警部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马来西亚、印尼两国海上执法安全合作也在积极的商谈中。


在多边层面,2016年7月,中国与东盟十国发表了《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直接相关主权当事国家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9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两份文件,进一步完善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管控南海海上局势、避免海上冲突危机爆发和升级机制。今年5月,中国与东盟10国在落实《宣言》高官会期间审议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准则”磋商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目前形势虽总体维持相对稳定,但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甚至是消极因素,可能会导致南海形势的再度升温。特别是南海仲裁案改变了南海博弈的规则,争端方可能会将其关注重点转向实际控制以及海域管辖权,通过军事或民事手段强化海上力量的存在,巩固加强海上执法以及单方面开发资源;美、日等域外力量亦可能借助仲裁加大挑战中国在南海的权益主张。


第一,南海对于美国维持亚太地区,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因此,不管特朗普政府全球和亚太战略的如何调整,中美在南海的地缘政治博弈将持续存在。特别是美国挑起的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军力博弈或某种形式的军事对抗,将成为未来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和海权争夺的显著特征。


第二,日本日益成为影响南海形势发展新的变数。日本将南海视为攸关其能源进口和贸易通道安全的“海上生命线”,并试图借助南海问题,扩大地区事务影响力和军事存在,以实现其“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目标。今年5月,日本海上自卫开始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派遣最大护卫舰“出云”号开始进入南海,在6月与美国海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进行了联合训练,并邀请了东盟10国军方官员一同巡航南海。6月初,日本防相稻田朋美在出席2017年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议期间重申,支持美军南海航行自由,并表示将与美国在南海展开联合巡航训练。鉴此,未来日本可能通过加大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资金援助和武器输出,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从而全方位介入南海问题。但中日政治互信赤字、军事战略对立、危机管控机制缺失等因素,日本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不断扩大必将大大增加中日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


具体而言,影响未来南海形势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其一,美国将会继续在南海以“航行自由”行动为名,挑战中国在南海的权利和主张。今年5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议召开前夕,美军开展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的首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派遣“杜威”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美济礁邻近海域。6月,美国防长马蒂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明确表示,美军将继续开展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同月举行的首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期间,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亦表示,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没有变化,不希望改变现状。因此,美军“航行自由行动”的海域和方式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但绝对不会停止或放弃南海航行自由行动计划,中美围绕美军借助南海巡航,开展针对中国的抵近侦察和情报搜集活动也将会有增无减。


其二,美、日等域外力量势必将利用中国南沙岛礁建设及其军事设施部署继续炒作南海“军事化”问题。美日联手在南海维持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已成现实。为加强南海地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中国将会继续在南海岛礁修建民用设施;同时,中国也将评估南海地区安全形势发展,修建必要的和用于防御目的的军事设施。但自2014年以来,日、美两国有意炒作中国南沙岛礁“军事化”,指称中国南沙岛礁建设是用于军事目的,并将破坏地区现状。今年6月3日,美、日两国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议期间,再次指责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的“军事化”将破坏地区稳定。因此,美、日等域外力量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施压,势必将利用中国南沙岛礁建设及其军事设施部署继续炒作南海“军事化”问题,并有可能借机采取反制措施。


其三,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潜在影响仍不可忽视。伴随着中国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外交和舆论应对,南海局势在仲裁裁决出炉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但美、日、澳等部分域外国家并不甘心裁决成为一张“废纸”,也不会轻易放过借裁决挑战中国南海政策主张和扩大自身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机会。2017年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三国再次一致表示,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拘束力,并要求有关各方遵守裁决结果。有关声索国仍可能依据裁决对中国在断续线内资源开发历史性权利的否定,伺机扩大岛礁建设、海域管控、油气和渔业资源开发等单边活动。


四是目前中国与东盟十国虽已完成“准则” 框架磋商,随着“准则”磋商谈判进入实质阶段,围绕“准则”核心条款所涉及的某些关键问题的分歧可能会更加突出,达成共识的难度不容低估,甚至不能排除陷入僵局的可能性。


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来之不易,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域内外国家尤其是域内国家的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


第一,建立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南海潜在冲突的管控机制。就南海问题而言,中美两国应着眼于在南海构建起避免误判、减少对抗,中美两国应致力于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建设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构建、管控危机的军事互动关系,避免美方过于频繁的航行自由宣誓和抵近侦察,以及中方的岛礁建设过度“军事化”引发军事对抗或冲突。


其次,中国与东盟各国应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加速“准则”磋商,从而把“双轨思路”的第一轨,即:“南海的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落到实处。在充分考虑到“准则”磋商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同时,尽可能制定“准则”磋商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同时防止外部势力干扰,建立由南海周边国家主导和共同参与的地区危机管控机制。


第三,声索国应保持克制,避免在争议地区进行单边开发活动,而应致力于搁置争议、寻求共识,开展南海海上务实合作。南海问题复杂特殊,因此寻求短期内解决并不现实。目前,搁置有关争议、开展海上合作是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南海周边有关国家应加快全面有效落实《宣言》框架下五大领域的合作,围绕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议程探讨建立“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重点开展南海珊瑚礁修复、渔业资源养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合作。


第四,中国与有关声索国应积极落实“双轨思路”的第二轨,即:“南海争议由有关直接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探讨逐步建立着眼于危机管控和争端解决的双边磋商机制。目前,中菲两国已建立针对南海有关海上安全和推动合作的双边磋商机制。中越、中马也应探讨建立双边机制性平台,增进互信、促进合作,为南海有关争议解决奠定基础。


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能否持久,取决于中国和其他声索国、东盟、域外国家(主要是美、日)的共同努力和相向而行的一致行动,只要有一方背道而驰、一意孤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就会成为泡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