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三年,回望南海
2019-07-22 16:45:19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自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公布以来,中国和其他南海争端国就谈判协商解决争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走上快车道,海上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南海形势趋稳向好,目前总体形势稳定可控。然而,个别争端国仍未放弃对争端岛礁的主权和海域管辖权声索,单边行动此起彼伏;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通过强化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和准军事存在、与有关声索国深化双边安全合作关系,旨在削弱中国在南海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挑战我南海主张,南海局势面临严峻挑战。
一、少数声索国以裁决为背书,单边行动频仍。通过国内立法或固化裁决为海上单边挑衅行动提供法律依据,并以裁决为依据推进海上行动、制造紧张局势。
2018年10月越南了通过《2030年前越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045年展望》的第36号决议,宣称将坚决维护海洋岛屿主权和越南海洋权益,并将积极主动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越南《海警法》也于2018年11月19日获国会通过并于2019年7月1日生效。此法弥补了1998年《越南海警力量法令》的不足,明确了越南海警的职责权限,以及可以在越南管辖海域外的区域执法。为固化其在南沙的非法领土侵占和实际存在,越南持续在所占岛礁进行填海扩建和升级基础设施行动,如建设机场跑道和雷达,2014年以来共填海建设岛礁约120英亩(约合48.6万平方米)。此外,越南还以仲裁裁决为依据,通过积极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能源公司合作,在争议地区推进单边油气开发,如越南国家油气集团和美国埃克森美孚集团合作的“蓝鲸”油气田等项目。
尽管自杜特尔特总统上任后一直致力于改善中菲关系,但美国并不会轻易放弃菲律宾这个在中美地缘战略竞争中的重要筹码。以同盟及伙伴体系维持对全球秩序的领导权是美国维护其霸权地位的一贯做法。国务卿蓬佩奥今年3月访菲时表示,若菲军队、飞机或船只在南海遭到武装攻击,美国将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的共同防御义务对菲律宾进行保护。这一表态呼应了菲军方和部分亲美势力破坏中菲关系的企图,以蓄意扰乱南海局势。
部分域外国家以裁决为依据,挑战我南海诸岛和西沙群岛领海基线的法律地位,利用仲裁裁决左右国际舆论抹黑中国。
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美国持续加大对南海地区的战略投入,通过加强前沿部署,扩展安全伙伴国和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安全网络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标。美国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军事部署日益增加,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愈发频繁,也愈发具有挑衅性。一方面把轰炸机、核潜艇等战略性武器部署在南海及周边地区,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威慑;另一方面“航行自由行动”以裁决为依据,挑战中国的群岛整体性主张,试图将南沙岛礁分割成一个个没有海域管辖权或有限海洋权利的岩礁或低潮高地,使中国在南海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碎片化”。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台后,已连续13次开展针对中国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在美国的鼓励和纵容下,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盟国也纷纷派遣军舰进入南海,恣意搅动已经趋稳向好的南海局势。2019年美国还将海岸警卫队部署到南海,用以监视中国执法船和渔船,并宣称将把配合海军行动的中国海警和渔船与军事人员等同对待。与此同时,美国逐步深化与南海争端国的防务关系,如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向越南出售军舰、赠送高速巡逻艇,提升越南的海上防卫能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举行针对我的联合军演等。
此外,美国利用主流媒体危言耸听,渲染中国“不遵守国际法”、可能在南沙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在南海岛礁搞“军事化”,蓄意破坏南海和平稳定、干扰“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良好氛围。美日澳连续三年发表联合声明,对南海表示关切并敦促中国执行裁决。随着“准则”磋商进程加快,域外国家愈发感到焦虑。美日澳三国发表声明呼吁“准则”不能损害第三方利益或国际法赋予所有国家的权利。这些域外国家不会接受中国掌握“准则”磋商的主动权,也并不希望南海区域秩序向着符合中国战略目标的方向演进。
二、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致力于南海和平稳定:重申仲裁案立场与主张以正视听、“准则”磋商与海上合作稳步推进、岛礁民事化建设及设施部署提升海上公共服务能力、南海和平大势难以逆转。
近三年来,中国通过发表政府声明、白皮书和研究报告等形式表明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清晰阐述我方法律主张,如《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做裁决的声明》《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和中国国际法学会《南海仲裁案裁决之批判》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准则”磋商步入快车道,中国和东盟国家致力于建设基于规则的南海秩序。2017年5月第14次中国东盟高官会审议通过了“准则”框架草案;2018年11月,成功达成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还一致同意2019年内完成对“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第一轮审读。李克强总理也在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三年内完成“准则”磋商的愿景。2018年10月和2019年4月,中国和东盟成功举行了两次海上联合军演,双边合作逐步向安全领域延伸和拓展。
随着岛礁陆域吹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南沙的海域保障能力和应急搜救能力也大幅提升。2016年7月,渚碧礁、美济礁和永暑礁机场试飞成功;2018年7月,我国民事专业救助力量首次进驻南沙,“南海救115”轮在渚碧礁开始值守任务;2019年1月,位于美济礁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正式启用,为长期开展热带海洋环境下的深远海生态、地质、环境、材料、海洋能利用等现场原位观测研究提供了试验基地。
维护双边关系稳定是南海局势保持向好发展的根本。迄今为止,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已顺利召开四次会议。2018年8月,菲律宾海军“德尔毕拉尔号”搁浅半月礁的意外事件也得以顺利解决。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菲律宾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取得重要进展。2018年8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期间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维护南海和平、安全与稳定及航行自由和安全的重要性。越南也表示将严格落实《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管控好中越两国海上问题的分歧。
尽管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海上合作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提升,以“准则”磋商为标志的地区海上规则构建加快推进,但中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海上冲突摩擦风险加大,未来部分争端国和域外国家可能在对抗中国的南海主张与行动上形成默契,进一步以裁决为依据,扩大海上单边行动,谋求其在南海的非法权利和主张的最大化。
构建符合我国战略目标的南海规则和安全秩序,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既需要对当前南海形势和未来发展态势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也要对我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运筹南海事务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唯有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致力于预防危机、增进互信、制定规则,南海长期稳定和向好发展的态势才会有保障,南海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