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时 评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发展

2019-09-24 10:57:39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美国开始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军事与外交等领域全面发起围堵。2019年6月1日美国正式发布首份《印太战略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大国”,指责中国试图以“推进军事现代化、影响力行动和掠夺性经济行为胁迫其他国家,重新塑造地区秩序”。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报告将印度视为印度洋地区首要合作伙伴,并强调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基础,对印度展现出极大的重视。美国升级贸易战和这种拉拢地区国家遏制中国的做法,对当前中国经济及周边形势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作为邻国,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表现突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一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GDP总量也已超过许多西方国家,排名第七,仅次于英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方面,印度都占有绝对优势,是南亚地区事实上的“霸主”。


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是中国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成功突破美国战略围困所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更不可能置中印关系于不顾,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之下。


两国战略竞争常态化


几十年来,中国并未把印度视作战略对手或威胁,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给予它足够重视,在一些领域如达赖喇嘛问题上,更多是将它当作一个“麻烦制造者”。中国希望能稳住印度,从而确保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既不愿意刺激印度,更不愿看到它倒向其他国家来遏制中国。


中国在对印关系中始终展现友好姿态,希望两国能有更多的合作空间,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但印度似乎并不这样认为。自1962年两国边境冲突后,印度对中国一直极为敏感,除一直将中国视为其主要外部威胁和竞争对手,比如它开发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对焦中国。


印度很多分析人士主观地认为,即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野心”的扩大以及海外投射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有能力直接冲击印度在亚洲的地缘政治空间,对印度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加剧。一些人认为中国在亚洲及其他地区战略主导地位日益增强,代表着一股未知的力量,可能会阻碍印度的崛起和利益的实现。


因此,印度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永远不会帮助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尤其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的问题上,反而会通过支持巴基斯坦来制约印度。这些人主张印度建立自己全方位的威慑能力,并加快国防力量现代化步伐,从而掌握战略主动权。


印度政府一直推行印度版“门罗主义”政策,试图阻止外部势力进入南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印度认为中国积极经营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并不断加强在印度洋这一地区的存在,将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并威胁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削弱印度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在这种心态支配之下的印度分析人士,越来越相信“珍珠链”战略的存在,认为受到了事实上的战略包围。


自莫迪执政,印度在开展对华接触的同时,也积极推行并不断强化“邻国优先”政策,试图说服斯里兰卡等其他南亚国家,配合其减少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以施压手段要求其在与中国接触时“考虑”印度的利益,尤其是安全“关切”。一些印度媒体越来越多地宣称“一带一路”建设正使这些小国陷入“债务陷阱”,试图造成恐慌,抹黑中国形象,以此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印度还不断寻求与中国的邻国建立密切关系,尤其是与日本,不断加强其与东盟国家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介入南海问题,包括与越南合作在南海开发油气资源,逐步向越南出售“布拉莫斯”导弹等武器装备,与相关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等,以此来平衡和牵制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日益增长的活动。


总的说来,未来中印之间的战略竞争将持续存在,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竞争与合作将相互交织,呈现一种复杂局面。如何在竞争和合作因素中保持平衡,将考验两国人民的智慧。


合作潜力巨大


尽管如此,在当前世界秩序动荡不安,地区和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新兴力量的中印两国均面临若干共同挑战,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两国未来处理双方关系时可望更加成熟理性。


虽然所谓“印太战略”可能有利于印度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强国,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也让印度感到沮丧,认为其日益威胁到印度利益。面对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很难想象印度会完全“押宝”美国。实际上,印度正在成为特朗普贸易战的又一个目标。


今年6月,美国取消了对印度的普惠制待遇(GSP),印度政府也随即宣布对美国部分产品提高关税,贸易摩擦成为两国关系中的重大分歧。如此看来,显然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更有利于印度的经济崛起。在这种环境下,中印关系迎来新的机遇,两国将有更大合作潜力,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中国已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中印双边贸易2018年超过950亿美元,今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不断增长的经济关系成为维持两国战略关系的支柱。在全球范围内,中印两国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目前中印双方都致力于寻求更公平的国际贸易条件,都希望在国际社会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尽管两国对世界多极化有不同看法,但两国都倾向于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秩序。有分析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助推中印两国关系持续走近,中国有可能将一部分本国生产转移至印度。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在共同利益方面,印度和美国之间存在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都是所谓的“民主”国家,都致力于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建立所谓“以自由和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均认为在安全和利益方面都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挑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长期目标是一个多极化的亚洲乃至世界格局,而不是以印度为代价来巩固延续美国的主导地位。莫迪执政之下的印度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追求“战略自主”的想法不会减弱。因此,印美虽不断走近,但走向结盟的可能性很小。中印关系依然大有可为。


关系发展前景


在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与地缘大博弈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转圜与印度、日本等重要“印太邻国”的关系,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扭转当前不利形势的关键。


中印分别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七大经济体,两国人口加起来有25亿之多,占世界人口的近40%,在全球政治、经济重心不断从西方转向东方的时代进程中,“亚洲世纪”的到来并非幻想。如果两国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双方不仅可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全球经济也将受惠。作为维系双边政治关系的压舱石,中印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势头,从而弥合两国分歧。


中国和印度同为正在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两者存在竞争是为必然,但是当前两国都需要一个更稳定的周边环境来发展自身,如何处理好双边关系并管控好双方分歧,已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中印两国发展状况相似,均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国际形势的变革对于中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双方理应携手共进,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挑战。


2018年4月底,印度总理莫迪前往武汉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非正式会晤,对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关系明显走出洞朗对峙以来的困境,使中印关系重新步入正轨并进入快速发展期。双方已达成某种共识,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革时期,稳定的中印关系对两国和世界来说均意义非凡。中印之间需要达成谅解,继续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各自民族的复兴。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中印两国,应该联手推进国际秩序向公平、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谋求合作共赢。


与此同时,也要明白中印关系的复杂性远超预期,双方分歧和不信任仍继续存在,短期内也难以完全化解。将来,中国既要着力化解印度方面对中国在该地区活动的“误解”,以及基于地缘政治想象对整个战略形势的“误判”,全力谋求互利共赢,也要对印方的某些错误做法进行必要的制衡,全力避免双边关系滑上错误轨道。


本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