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油气勘探开发走向争议还是合作?
2019-10-14 15:34:22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南海问题肇始的重要原因之一,50年后的今天,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依然是“五国六方”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敏感点。近期,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出现争议与合作两种不同的形式,值得关注和探讨。
第一种是基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争端方在争议海域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活动。自今年5月以来,越南单方面重启在万安滩附近位于中国主张断续线内海域的油气区块的钻探作业。作为应对,中国海警船加强万安滩附近海域的巡逻。
之后,中国派出海洋地质八号科考船抵达南沙群岛,对日积礁附近区块进行油气勘探。越南不甘示弱,又派出公务船只和军舰开始持续骚扰中国勘探船的正常活动。中越双方由此在万安滩附近海域形成了持续数月的对峙局面,引发了域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今年下半年,马来西亚的钻井平台越过中国主张的断续线,在南沙群岛南康暗沙和北康暗沙附近钻下油井,试图单方面在争议海域进行新的油气开发活动。与越南稍不同的是,在中国海警船只及时出动予以阻止的情况下,马来西亚钻井平台退缩撤离,双方并未发生长时间的对峙。
越南在南海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开采中获益颇丰,中越双方因油气勘探开发产生过多次海上对峙事件。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和“印太战略”的推行,越南逐渐成为美国重点拉拢的东盟国家和南海问题的新“代理人”,利用美国牵制中国也成为越南的重要外交考量。
美国频频在南海问题上为越南撑腰,美越双方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越南的南海政策因应调整,积极采取单方面行动,并不断拉拢域外势力的介入。综合来看,越南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成为制造事端和挑衅中国的急先锋。
而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一贯采取低调、克制的态度,鲜少主动制造事端,与中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政经关系。但多年来,马来西亚持续地在南海进行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成为争议海域拥有最多油气钻井的国家,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近期的行动表明,马来西亚企图利用各方注意力集中于《南海行为准则》(简称COC)磋商的特殊时期,巩固和扩大其在争议海域的油气利益。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来西亚对中国南海主张的挑战和战略戒备有所增强。
出于国内外政治考量、强化海上控制和经济利益等因素,越马等争端方在南海有关争议海域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使得近来南海海上形势再度趋紧,相关做法或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越马在争议海域的重要行为之一,并有可能为其他争端方所效仿,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局势和平稳定提出了挑战。
第二种是以建立互信、促进合作为目的,作为争端方的中菲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磋商和推进。201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菲律宾,两国元首共同开辟了中菲关系新未来。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文件,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两国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成为巩固深化双方友好合作、推动中菲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性成果。
2019年8月29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五次来访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双方宣布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推动共同开发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中菲关系实现全面转圜并巩固发展的同时,双方就南海海上油气开发合作持续保持沟通和磋商。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业已进行了四轮磋商,成为双方建立信任措施、促进海上合作与海上安全的重要对话平台。
开展双边油气合作,符合中菲两国的利益,是互利共赢的选择。对中方而言,中菲油气开发合作是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以及推进南海海上务实合作、管控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可行路径。而菲律宾方面基本不具备单独开发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能力,其国内“大建特建”计划特别需要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缓解其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中菲双方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推进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并建立相关机制和工作组予以推动落实,有望树立南海海上合作的新典范,成为推动海上务实合作、稳定南海形势的新成果。
总的来看,南海地缘政治斗争依然敏感复杂,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有可能成为新的局势不稳定因素之一,形势总体平稳的态势虽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形势发展转向新一轮的升温和紧张期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既有可能成为新形势下争端方挑起事端的重要方式,也有可能在积极引导下成为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
对于前者,中国尤应注重加强相关海域的管控工作,部署力量做好及时应对,积极管控海上局势;对于后者,中国应争做和平开发的守望者和倡导合作的引领者,主动塑造南海秩序,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原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林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