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院长在第六届中韩海洋合作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2021-03-23 09:51:41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尊敬的郑义升(Chung Eui Sung)所长,来自中韩两国的各位专家和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感谢韩国海洋战略研究所提议举行这次会议。中国南海研究院愿与韩方同事共同努力,克服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推动论坛继续运行,也期待尽早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自2014年创设以来,中韩海洋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两国涉海智库间“二轨”交流的学术平台,对于促进双方海洋政策沟通、推动海洋治理合作和深化人文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
当前,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韩高层保持密切沟通,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逆势增长,为各国合作应对疫情树立了典范。在国际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及冷战对抗及零和博弈重回大国竞争的舞台,韩国多次表示不会参与针对特定国家的排他性地区合作机制,我认为这也使得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为当前的国际和地区秩序的稳定及健康发展发挥正能量。
中韩是海上近邻,也都是在国际海洋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海洋事务方面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是中韩关系的重要方面。韩国是较早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海洋立法的亚洲国家,中国近年来也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双方在海洋发展战略上的对接上应有合作的空间。中韩两国均毗邻黄海和东海,并存在海洋权利主张重叠,两国不仅需要完成海洋划界,也对有关海域的航行安全维护、海洋资源养护、海洋环境保护等区域海洋治理也负有共同责任和义务。
2015年,中韩正式启动在黄海的划界谈判。截至2020年7月底,双方共进行了两轮副部级和七轮司局级谈判磋商。在中韩两国各自面临的与其他国家的未决海洋划界问题中,相对其他海域而言,黄海海洋划界敏感性较低、难度较小。只要双方友好磋商,真诚对话、求同存异,就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解决办法,这不仅将使两国之间的海上关系更加和谐,也将为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通过谈判解决海洋争端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此次论坛,双方专家将探讨黄海的资源合作。渔业问题是中韩海洋合作的重要方面。去年11月,中韩渔业联合委员会就2021年两国专属经济区管理水域的入渔安排进行了磋商,许可的渔船数和捕捞配额与2019年和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这一合理安排有助于黄海海上渔业秩序的稳定。我注意到韩国内有一种观点,主张制定更为严格的执法措施,加大海上执法力量投入和处罚力度以“应对中国渔民”,这实际上忽视了黄海渔业资源分布的地理特性、中国沿海渔民的传统作业习惯和维持基本生计的实际需求、中国渔业主管部门所作努力以及两国在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制度安排。
黄海是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3条规定的典型的半闭海。虽然划界尚未完成,但中韩两国在履行沿海国合作这一条约义务上已经取得了诸多可视化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成果。例如,“中韩海洋核安全监测及预测系统研究”和“黄海及东海海洋预报系统开发合作研究”作为两国中长期的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积极评价。再如,“中韩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研究”“黄海大型浮游植物藻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和“西北太平洋气候变化预测及应用研究”等合作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此外,双方近年来还多次开展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韩双方可共同在这方面加大对现有合作成果的宣介力度,提高其国际能见度和示范效应。
中韩同为海洋国家,两国的海洋视野注定要超越东亚的边缘海。在深海和极地议题上,中韩有着相似的关切和相近的利益,双方近年来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BBNJ)磋商和北极理事会框架下的沟通与协调成效显著。如果这种积极势头能够保持下去,两国完全可以在全球海洋治理合作领域做出彼此应有的贡献。
本届论坛还将讨论两国海上执法力量问题。前段时间中国制订并实施《海警法》,引起包括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关注。该法是例行立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国海上执法活动和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提供法律依据,有助于提高海上执法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完全应该理性看待。据我所知,韩国在去年2月份也颁布实施了《海洋警察法》。两国的海警机构完全可以加强沟通交流,推动合作,增进互信。
从美国、英国和欧盟等世界上主要海洋力量的成功经验来看,海洋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智库和学者的智力支撑。作为两国国内重要的涉海研究机构,借助中韩海洋合作论坛等沟通合作平台,中国南海研究院和韩国海洋战略研究所可以展开更紧密的沟通交流和更有针对性的共同研究。期待双方能够为推动中韩两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海洋合作关系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