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中国(海南)-东盟“蓝碳”务实合作
2022-03-08 17:05:02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俯瞰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连绵成片的红树长势良好。 武威 摄
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面临的共同而紧迫的任务之一。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之内。但据2021年10月联合国发布的各国自主贡献报告,根据192个缔约方的所有可用国家自主贡献,预计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将大幅增加约16%。除非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否则可能会导致到本世纪末气温上升约2.7℃。
水库生态巡查队在松涛水库南丰库区进行水生态防护巡逻工作。陈元才 摄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至少在两个方面困扰和威胁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一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方面证据和研究成果显示,东南亚将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地区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热浪、干旱,以及强烈和频繁的降雨打击。第一,热浪威胁。全球变暖加剧将导致东南亚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强的热浪事件。特别是当前气候中罕见的极端热浪事件在未来增暖情形下将变得更加频繁,甚至可能每年发生一次。第二,暴雨“袭击”。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东南亚被“雨水炸弹”影响将更严重,全球变暖每增加一度,暴雨事件将加剧7%。第三,洪涝灾害。有研究显示,在气候变化带来的三个最严重影响中,洪涝是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最关心的问题。第四,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是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最担忧的问题之一。第五,干旱频发。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30年中,干旱影响了东南亚超过6600万人口。然而,由于旱情发展缓慢,对旱情往往报告不足、监测不足,因此对干旱影响的估计往往较为保守。随着气候变化,未来东南亚的旱情可能会更糟。第六,海平面上升威胁。有研究表明,在全球25个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一米影响的城市中,有19个在亚洲,仅菲律宾就占其中7个。
二是经济增长受到巨大影响。有研究显示,除新加坡和文莱外,到2050年,东南亚国家平均每年有8%-13%的GDP可能因温湿度上升和有效露天工作时间缺少而损失。英国一家风险分析预测公司称,气候变化造成的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升高会增加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由此会严重威胁东南亚地区的生产率。未来30年内,由于高温天气,东南亚地区劳动生产率将会下降16%。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将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生产率分别下降25%和24%。其他国家生产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印度尼西亚生产率下降21%,柬埔寨和菲律宾下降16%,泰国和越南下降1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生产率下降最严重的50个城市中有45个都来自东南亚,其中包括吉隆坡、新加坡和雅加达。当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东南亚国家现在开始采取行动抑制气候变化,未来50年将有潜力创造12.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可能造成高达2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在漫长海岸线和人口稠密的低洼地,水灾和海平面上升将需要耗费数万亿美元去应对。气候变化将对农业、旅游业、渔业等关键部门产生影响,也将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海南岛东部海岸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图为生长在海草床里的海胆。图/黄勃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也因全球气候变化遭受极端天气困扰和经济损失的威胁。2021年,河南、山西等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进而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上海等沿海城市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巨大威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目前,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宣布了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活跃碳库,分别是陆地碳库、大气碳库的20-50倍,可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约30%二氧化碳,并且海洋储碳周期可达千年。海南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屿省份,东盟国家大多是海洋国家,均具有丰富的蓝色碳汇资源,红树林、海草床、海藻等蓝色碳汇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利用海洋碳汇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海南)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要基础。鉴此,海南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蓝碳合作的意识。充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21世纪岛屿经济发展论坛等既有国际交流平台体系,设置蓝碳合作议题,加强学术研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省以及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中国东盟间的蓝碳交流平台,共同倡议发起“全球蓝碳合作与治理大会”。建立蓝碳学术交流、技术和设备展示、项目发布机制,以国际会议、论坛、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探讨未来蓝碳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中国南海研究院等智库与东南亚相关智库共同搭建蓝碳务实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大“蓝碳”科普宣传,设置相关学术议题,共同增强海南和东南亚民众的“蓝碳”合作意识。
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封烁 摄
二是携手合作,增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话语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盟已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携手推动在全球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进程中平等地表达关切,共同建立合作机制,制定联合行动计划,实施海上务实合作项目。争取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发展蓝碳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诉求,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加强在蓝碳环境修复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可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修复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海岸带河口、海岸沙丘以及加强相关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积极保护好自身的蓝碳资源优势,增加碳汇。
四是积极共同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发展“碳汇渔业”。捕捞业是很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由于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极端气候频发、非法捕鱼等对渔业资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应积极发展“碳汇渔业”。中国的实践表明,海水贝藻生物养殖,移除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了很好的碳汇作用,探索了“海洋负排放”的可行性路径。中国可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环保、无污染的水产养殖技术合作,推动传统渔业转型为碳汇渔业。
五是推动在海上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都是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依靠煤炭的火力发电造成了巨大的气候负担,中国和东盟国家目前都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煤炭发电产业。2021年9月,中国宣布不在海外新建煤电项目,这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海上新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方向。许多东盟国家的海上能源丰富,应积极利用海上风能、海洋温差能、海洋波浪能、海洋潮汐潮流能等,构筑起“蓝色”能源体系,保障自身生活与生产安全。
六是积极参与国际蓝碳市场机制建设,利用蓝碳资源提升自身在碳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全球蓝碳交易市场建设尚处萌芽状态,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利用自身蓝碳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全球蓝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具体步骤和战略框架中,争取提升在全球蓝碳市场中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黑脸琵鹭在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打盹”。李天平 摄
原文发表于:《今日海南》
作者系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