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时 评

乌克兰危机没耽误美国搅局南海

2022-03-25 15:45:59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出现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对抗,但这对美国在“印太”地区挑起大国竞争、将中国作为最主要对手并未产生根本性影响。近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乘坐美国海军侦察机赴南海并指责中国将“南海岛礁军事化”。这种做法和言论是美国复辟冷战思维、渲染中国威胁的真实写照,也再次证明美国对南海事务的深度介入是地区局势的主要震荡源。


多年来,美国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耀武扬威,派遣航母编队到南海搞军事演习,以“航行自由行动”之名频繁抵近中国南海岛礁邻近海空域。究竟是谁在南海搞霸权主义、阵营对抗和集团政治,国际社会看得十分清楚。


在乌克兰危机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下,美国对加大在“印太”军事部署和资源投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恐怕会进一步强化。鉴于美国已明确将维持其在西太地区的海上主导优势作为“印太”战略的目标之一,在“小多边机制”的框架下对中国打“综合威慑牌”和“法律规则牌”可能是美国今后在介入南海问题上的主要手法。


美国在“印太战略”中提出“综合威慑”,核心是在军事、外交、法理、国际舆论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将上述能力以恰当的方式组合交织,意在对中国形成体系化的综合威慑。拜登政府致力于巩固和恢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伙伴关系,也鼓励其盟友、伙伴之间加强协作,多次强调要发挥所谓“价值观”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菲律宾、日本包括韩国等美传统亚太盟友下一步在南海问题上的动向值得关注,美主导的五眼联盟、四国集团、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等对南海局势的负面影响虽然尚难预料,但在出现突发事件或危机升级的情况下,上述机制的存在也增加了域外国家以实际行动介入南海事务的可能。考虑到美国长期在台湾问题上言行不一,其新版“印太战略”亦包含涉台消极内容,美国未来挑动南海问题升温并制造南海、台海联动,在其看来可能是不会轻易导致大局失控又能对中国予以牵制的选项。


南海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南海仲裁案裁决的负面影响可能长期存在,“规则之争”始终是中美两国开展较量与互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这种“规则之争”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对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一般国际法在内的国际海洋法规则和规范进行解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二是对涉南海地区的各类协议、制度体系乃至法律秩序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前者与中国维护自身在南海的海洋权益和建设海洋强国息息相关,后者与中国维持周边外交环境的总体稳定、引领区域海洋治理乃至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密不可分。


美国在“规则之争”上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很明确。在法理上,美国试图全盘否定中国的南海权利主张,并通过其在南海开展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和其他军事活动为南海是所谓“国际公域”背书;在安全上,旨在检验盟友和伙伴对美南海政策的忠诚度,调动这些国家的积极性,展现共同“对抗中国”的意志;在地缘政治上,通过争议问题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放大争议问题对地区双、多边合作的负面影响;在国际舆论上,刻意制造“国际社会对中国”“共同体对个体”的假象,掌控议题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


应当承认,南海地区多年来来保持总体和平局面,是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悉心维护的结果。亚洲各国文明多样,国情各异,之所以能够实现半个世纪的繁荣稳定,关键在于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的“亚洲模式”。美国以印太战略着力点,拼凑封闭排外的“小集团”,是试图把地区带上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邪路,南海周边国家对此都应保持警惕。这或许也是乌克兰危机能够带给国际社会和南海周边国家的重要启示之一。


原文发表于:《中国日报》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丁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