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征程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建设实践路径
2022-08-25 17:45:46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俯瞰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袁琛 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9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2022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海南要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海南被赋予先行先试高水平经贸规则的重大使命,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上具有重要的政策优势。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新形势下,海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是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把海南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所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特殊的历史使命。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分论坛上,多位政、商、学界嘉宾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地方政府合作”。图/椰网
新征程新使命与新发展格局:海南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支点的前景
第一,建设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支点是海南的重要使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逻辑和实践的内在统一性。从理论指引来看,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从逻辑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旨在优化发展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迫切需要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优化全球化布局,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倡议,是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重大举措。从国家实践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有力提高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实现了同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从海南实践上看,海南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也是服务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区域,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海南将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合作,加强与东盟和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构建区域性海洋产业供应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和开放门户。
第二,海南建设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具有坚实基础。近年来,海南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五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政策沟通,促进相互对接。近年来,海南出台了多份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配套文件,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主场外交平台,建立了研讨环南海地区合作的重要“二轨”外交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等对外交流平台,从多视角、多层面探讨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区域合作。二是推进海港、空港建设,加强设施联通。联接世界“四小时、八小时”的经济飞行圈已初步形成,海运航线实现东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三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贸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76.8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了40.3%。四是探索创新金融开放模式,便利资金融通。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助力海南跨境资金流动自由化便利化。五是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合作强化了民心相通。成立了海南公共外交协会以进一步推动海南与世界各地民间友好交往与合作;已策划和举办了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世界侨商海南行等经贸招商、旅游推介系列主题活动近百场次,成功开展了“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义诊等活动,为“一带一路”共建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推介会在三亚举行。王凯 摄
第三,自贸港建设为海南建设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支点提供了独有的政策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了海南深化对外开放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截至2022年5月,已有11项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市场主体的税收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增强了经济活力,初步形成资金、人才向海南汇聚的新格局。在人员进出自由便利上,实施具有更强吸引力的国内外人才就业创业和税收等政策,对推动形成国内外人才流动枢纽具有重要意义。在运输往来自由便利上,“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等政策,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航运要素在海南集聚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四,海南建设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具有区位优势。各个国家、岛屿经济体通过海洋这个纽带连结成了海洋命运共同体。从区位来看,海南是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在我国面向以环南海为核心的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建设陆海复合型大国,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实现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支点省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和自贸港政策优势。在经济带划分上,海南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最大的经济特区,正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目的是要为中国由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探路,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东部沿海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海南交汇,有利于促进我国东西双向互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也有助于海南在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征程中扮演好重要支点角色。
“2022世界侨商海南行”走进海南侨乡及自贸港重点园区,共觅新商机
大开放与大合作:海南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支点的重要机遇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为海南带来“大开放”机遇。《总体方案》指出,在海南建设自贸港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确定了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鲜明旗帜的重要开放门户,并被赋予“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地位。海南自贸港建设奠定的“大开放”基调,为深化海南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提供了重要动力,为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建设创造了政策优势和现实可能。
第二,区域经贸整合加速为海南带来“大发展”机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十国生效,海南与RCEP成员国双向投资活跃。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对其他14个RCEP成员国进出口580.8亿元,增长46.7%,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39.3%。海南可充分利用关税削减、投资便利等一系列政策,在新一波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顺势而为,将海南自贸港政策与RCEP进行充分对接融合,提升与共建国家在服务与货物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搭建等诸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第三,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海南带来“大合作”机遇。海南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性强,处于中国和东盟连线的中间和支点位置。中国和东盟已宣布正式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在加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进一步释放合作潜能,加强推进全方位合作、积极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第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为海南带来强劲动力。从空间结构来看,海南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交汇点。《总体方案》明确,海南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从国际大循环来看,这对推动海南建设环南海经贸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支点和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引领。从国内大循环来看,海南可进一步深化与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桂琼三方共建共保北部湾洁净海域,共同建设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合作区。新发展格局不仅能够促使海南自贸港被打造成为“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重要双向连接点,还可推动海南成为要素资源的“中转站”和要素消化的“反应炉”。
俯瞰海口新海港,客运轮渡正缓缓驶出港口。张茂 摄
可为空间与路径:海南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支点的思考与建议
深化“五通”项下的务实合作,是海南立足新使命、新优势,抓住重要机遇,主动作为开启新征程的基本路径选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海南应注重建设实效。推进互联互通要有利于要素集聚,深化贸易畅通要瞄准重点区域,强化资金融通要聚焦自由开放便利,增进民心相通要注重增加共情。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
一要坚持陆海统筹,积极开展海洋事务性合作。海南要持续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依托博鳌亚洲论坛,搭建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建设论坛机制,以深化与东盟地区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热带海洋药库、海洋碳汇、海洋环境监测、台风预报、海洋科研、港口物流建设、海上防灾减灾、海上联合搜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设施的合作,搭建全球岛屿经济体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成立全球岛屿研究中心,推动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二要打造和完善政府和民间合作交流的机制平台,助力提升政治互信。加大对博鳌亚洲论坛的战略运筹和投入,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窗口和主场外交平台。打造和完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国际传播论坛、全球岛屿和海洋经济论坛等主题活动,探索建立多层次深度合作机制,着力打造公共外交精品项目和休闲外交场所。持续推动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在海南设立领事机构。
三要加强国际友城建设,助力政策沟通。实施友城“一城一策”,谋划一批友城合作项目,通过友城渠道引进国际滨海度假旅游项目,以打造大型海洋主题文旅综合精品项目。持续推进邮轮游艇业发展,构建“海丝”邮轮航线网络,推动游艇创新发展示范区,以国际合作促进游艇租赁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强化海上体育国际合作,重点培育打造国际帆船帆板、冲浪等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体育旅游胜地。依托国际友城平台帮助企业“走出去”并开展精准靶向招商,促进国际友城企业届人士来琼投资兴业以及中方企业通过海南自贸港平台开展海外布局。
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游艇展展出的游艇。陈元才 摄
(二)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
一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推动港口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将洋浦港建成世界一流港口,推动航运要素与资源集聚,发展以洋浦港为集散中心,连接内地与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共建地区的运输航线。加快引入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和相关服务型企业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或营运中心,并推动建立海南航运交易所,发展船舶、邮轮买卖与租赁交易、保险业务,打造区域航运服务中心。
二要打造国际航空航运枢纽。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海口美兰机场扩建、三亚新机场建设等重点工程,提升航空服务与保障能力。用足用活用好海南民航开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保税航油、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免税进口正面清单等政策措施落地。有效利用第七航权开放等航空开放政策吸引外资航空运输企业开拓以海南为经停点或主要客源地,连接我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的国际航线。完善“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推动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充分发挥自贸港零关税及加工增值优势,发展船舶与游艇维修和制造业。
三要打造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网络环境,提升信息化领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国际互联网和海缆登陆点,推动信息丝绸之路信息枢纽建设。丰富国际互联网通信产品,提升国际通信服务水平,建设性能和安全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的国际数据基础设施。争取在海南建立面向跨境业务功能的离岸数据中心承载区,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保障,打造我国互联网企业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市场数据大本营。
(三)进一步强化贸易畅通
一要深化环南海区域经贸合作。发挥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经济特色,在积极引进海洋装备制造、油气勘探与生产等产业的同时,支持海南和内地的海产养殖与加工、远洋渔业、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海洋新能源与新材料、热带海洋生物医药(热带蓝色药库)、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制剂等领域企业以海南为跳板“走出去”,在南海周边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推动建设境外海洋产业合作园区,探索打造综合性临港工业园和涉海科技产业园。深化与重点服贸伙伴合作,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落地实施,面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沿线国家开展相关服务。
二要持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贸易和服务便利化。创新政府监管模式,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过程监管体系,探索构建信用监管制度。在辩证吸收世界银行颁布的营商环境指标框架的同时,结合海南省情特色,优化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并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以企业反馈为核心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评估体系。
三要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和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吸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优质种业资源,以此为基础构建国际种业科技交流平台与国际种业交易中心。发挥加工增值和“零关税”等政策优势,立足“东盟所需、海南所长”和“东盟所长、海南所需”,探讨在海南建立海南-东盟特色消费品、热带水果贸易和仓储加工的中外合作园区,吸引东盟企业在海南落户,对接国内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在立体复合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物质循环型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领域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农业产业合作和国际创新平台。
“世界热带水果之窗 ”位于是琼海市打造的国家农业对外开发合作试验区重点项目
(四)进一步提升资金融通
一要打造跨境投融资新体系,推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化。建立高水平的经常项目下资金进出便利化制度,全面简化各项跨境贸易业务的单证审核和业务办理等手续。建立满足市场主体自主融资需求的新外资管理体制,简化外资登记、资金汇出入和结购汇等手续。建立与自贸港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阶段资本项目开放制度,积极推动QFLP和QDLP试点效应红利释放。
二要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探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扩大金融业开放,积极引进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财产、人身险、再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海南银行业,加快建设和集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海南的航运、大宗商品、股权、期权、碳排放权等场所的开放与国际化,对接国际规则,构建国际化要素市场体系。
三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依托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契机,搭建合作新平台,推动与东盟和东南亚国家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
(五)进一步推进民心相通
一要以侨为桥,推动和丝路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海南可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拓宽资金募集渠道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推动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地区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通过实施青年侨务工程项目、建立海外杰出琼籍青年联络平台等方式,促进新一代琼籍华侨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二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停居留和工作许可政策制度体系,推动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充分用活用足用好59国免签证政策,进一步放宽商务访客来琼出入境限制,对不同类型的商务人员实行差异化的停居留时间签证政策和更加便利高效的外籍人员来琼工作许可与签证政策,并完善外籍人员居留和永久居留制度,简化申请程序。
三要举办高水平、高标准展会与赛事,切实扩大海南国际影响力。以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重大展会为重要契机,培育和引入会展服务主体,打造海南特色会展品牌体系,将海南发展成为我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的国际会议会展交流平台。
四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推进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海外学者研究计划”“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等,以国际暑期学校、联合项目、合作办学及学术假期等多种形式引进国际人才来海南讲学交流。加快推进国际教育园区建设,把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成为我国首个以教育开放为核心,以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要使命的新型教育园区。
发展以洋浦港为中集散中心,连接内地与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共建地区的运输航线。图为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邓晓龙 摄
原文发表于:今日海南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胜